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
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满江红·渡黄河作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
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译文:
眼前黄河,已经将无数的兴亡故事送走。这些故事都被夕阳映照在西边天际,被汹涌的波浪向东推送。作为过客的我,梦想如鸥鸟般自由自在,而英雄气概则如同蛟龙在水波中翻腾怒吼。我将无尽的忧愁化作一腔热血,让它奔腾在水面上,向着远方奔涌而去。
手持长剑,我仿佛看到了一头凶猛的巨鲸在我面前颤抖。我吹响短角,看着一群哀伤的鸿雁在远处观望。我更加高歌猛进,奋力挥动船桨,驾驶着小船驶向前方。划破江河湖海,纵横穿越于天地之间,寻找一个可以安居的港湾。作为一个书生,我在哪里可以找到功名利禄的封赏?只有乘着木筏,沿着这条未知的路前行。
赏析:
这首词是易顺鼎在渡黄河时所作,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易顺鼎通过生动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他作为一名官员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