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清且浅,容得一吴舲。
岸染苔痕绿,波涵树影青。
芦中翔翡翠,蘋末立蜻蜓。
钓竹闲来把,秋风满水亭。
诗句解析:
- 小池清且浅,容得一吴舲。
- “小池”描述池塘的规模或大小,“清且浅”强调其清澈和浅度。
- “容得”,意为能容纳,“一吴舲”指的是一艘船。这里暗示小池塘虽小,却足够一艘船在其中游弋。
- 岸染苔痕绿,波涵树影青。
- “岸染苔痕绿”中的“岸”指小池塘周围的岸边,“苔痕绿”形容岸边的绿色苔藓痕迹。
- “波涵树影青”中“波”指小池的水波,“树影青”描述水波映照着树上的影子呈现青色。
- 芦中翔翡翠,蘋末立蜻蜓。
- “芦苇”中的“芦中”指在芦苇丛中,“翔翡翠”形容芦苇丛中飞翔的美丽翠鸟(即翡翠)。
- “蘋末”指的是漂浮在水中的浮萍末端,“立蜻蜓”描述了蜻蜓停留在这些浮萍上的情景。
- 钓竹闲来把,秋风满水亭。
- “钓竹”中的“钓”字表明是钓鱼的动作,“闲来把”可能指钓鱼者闲暇时的活动。
- “秋风满水亭”中的“秋风”指秋天的风,“满水亭”可能意味着风将水面上的落叶吹得到处都是,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
译文:
小池塘清澈且浅,可以容纳一艘船在其中游玩。
岸边长着绿色的苔藓,水波映照出树的影子是碧青色。
芦苇丛中飞翔着美丽的翠鸟,浮萍末端站着忙碌的蜻蜓。
闲暇时光里我常常去钓鱼,秋风吹落的树叶填满了水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小池塘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池塘、岸上植物、水中生物以及自然氛围的细致观察,生动地描绘了小池塘的自然美。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和比喻,如“清且浅”的池塘、“苔痕绿”的岸边、“波涵树影青”的水波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之中。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翡翠”、“蜻蜓”等意象,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生动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