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边城画角鸣,风声鹤唳总堪惊。
松花江上多胡骑,木叶山头少汉兵。
王气未应长白尽,夕烽偏傍邑娄明。
宗臣殉国人皆惜,遥望辽阳感慨生。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落日边城画角鸣:描述的是傍晚时分,边境的城镇中,战鼓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紧张的画面。”落日”暗示了时间是傍晚;”边城”指的是边疆的城市;”画角”则是指用画笔描绘的号角,这里形容号角声音的美妙和悠扬。
  • 译文:太阳西下时,边疆城市的战鼓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紧张而美丽的画面。
  1. 风声鹤唳总堪惊:这里的”风声鹤唳”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以形容战争期间的紧张气氛。”总堪惊”表示这种气氛让人感到惊恐不安。
  • 译文:风声中仿佛有鹤的叫声(象征军队的警报),整个场景都让人觉得非常恐慌。
  1. 松花江上多胡骑:描述了在松花江附近地区有大量的胡人骑兵活动。”胡骑”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骑兵;”松花江”是中国东北的一个主要河流。
  • 译文:在松花江附近的地区,有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胡)的骑兵活动。
  1. 木叶山头少汉兵:这句诗表达了对汉族士兵数量的担忧,可能是指边境地区的汉族士兵稀少。”汉兵”指的是汉族的士兵,”木叶山头”指的是树木覆盖的山丘,可能是一个自然或战略位置。
  • 译文:在树丛掩映的山头,汉族的士兵很少。
  1. 王气未应长白尽:这里的”王气”可能指的是某种天命或者皇权的象征,”长白”可能是一个地方名称,”尽”在这里表示消失或者结束。
  • 译文:也许天命或皇权的象征(王气)不应该完全消失于长白山。
  1. 夕烽偏傍邑娄明:这里的”夕烽”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烽火信号,”邑娄明”可能是某个地名,”傍”在这里表示靠近或者接近。
  • 译文:傍晚时分的烽火信号(夕烽)偏向靠近某个地方(邑娄明)。
  1. 宗臣殉国人皆惜:这里的”宗臣”可能指的是忠诚的官员或大臣,”殉”在这里表示牺牲,”国人皆惜”表示全国人民都对此感到惋惜。
  • 译文:忠诚的官员或大臣为国家献出生命(宗臣殉),全国人民都很惋惜。
  1. 遥望辽阳感慨生:这里的”辽阳”可能是一个地名,表示远望的地方,”感慨生”表示感慨之情产生。
  • 译文:远远地望向辽阳,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边疆战场的景象以及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感慨。通过对夕阳、风声、鹤唳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同时,通过对边疆地区的具体描述,展现了战争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