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场夺锦压朋僚,玉树临风怅易凋。
一曲比红成绝调,可怜传唱海东遥!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悼念亡友之作。诗题中的“哭沈笛亭”意指哀悼与沈笛亭有关的诗人或事件,而“玉树临风怅易凋”则描述了沈笛亭(可能是一位文坛前辈)如同玉树上的花朵,在风雨中摇曳生姿,但终归难逃命运的凋零。

诗句解读:

  1. 词场夺锦压朋僚:在这里,“词场”指的是文学创作的场所,而“夺锦”则暗指在众多词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压朋僚”则意味着他在同辈中显得突出,甚至可以说是压倒了所有的同行。
  2. 玉树临风怅易凋:这句诗描绘了沈笛亭的风采,他如同一株矗立不倒的玉树,即使面对狂风暴雨也毫不动摇。然而,他的才华和成就最终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正如同树叶终究会凋零一般。
  3. 一曲比红成绝调:在这里,“一曲”可能指的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一种风格的作品,“比红”则暗示这首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有着更高的价值。而“成绝调”则意味着这首作品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绝响,无人能够超越。
  4. 可怜传唱海东遥: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沈笛亭才华与成就的惋惜之情。他的作品虽然传唱甚广,但似乎只能在遥远的东方才能听到,这既体现了其作品的高远意境,也反映了当时文化传播的局限性。

译文:

在词坛中我脱颖而出超越了同辈,
如同玉树临风般屹立不倒却终将凋零。
他的曲子可比肩红叶成为绝唱之美,
可惜他的才华只能让世人遥想于远方之地。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词人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其短暂的生命。首句“词场夺锦压朋僚”,直接揭示了词人在其领域内取得的成就,以及其在同辈中的地位。第二句“玉树临风怅易凋”,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词人的才华虽高,却也如同脆弱的树木,无法抵御时间的流逝。最后一句“一曲比红成绝调”,“一曲”与“比红”都是强调作品的独特性,而“成绝调”则是对其艺术成就的最高赞誉。整首诗通过对才情、才华与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词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