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功片石劫馀存,下马何人剔藓痕。
白简夜驰参赞死,当时飞鸟避辕门。
【注释】
纪功片石:纪功碑上的残片。劫馀存:劫难之后的遗迹。下马何人剔藓痕:是谁在马下清理了苔藓的痕迹。白简夜驰参赞死,当时飞鸟避辕门:夜晚的使者急匆匆地奔向参赞,当时的飞鸟也因害怕而躲避着车前挡风的横木(辕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写景,且都是对景物的具体描绘,但它们之间又互相衬托,共同构成了一个意境,表达了诗人的情怀。
“纪功片石”,即指纪功碑上的残石。纪功碑为纪念功臣而立,上面刻有功臣的功绩和功德。这里说纪功碑上还保存着一些石头,说明这块石头是从整块的大石头上凿下来的,所以显得特别珍贵。“纪功片石劫馀存”,是说这块石头经历了许多劫难,现在仍剩下来。“劫馀存”三字概括了许多历史事件之后留下的遗迹,它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世事的沧桑。
“下马何人剔藓痕”,是对第一句的补充说明。“何人”指谁?“剔藓痕”即清理苔藓。“下马”,是指从车上下来。因为纪功碑上有许多石刻,需要有人清除上面的苔藓才能看清上面的文字,于是人们纷纷下车,用手中的竹筒或铁锹等工具清除上面的苔藓,以免影响观赏碑文。“何人”二字,既是对前面“下马”的解释,也是对后面“剔藓痕”的提示。
“白简夜驰参赞死,当时飞鸟避辕门”,是对第二、三两句的展开描写。这两句是说,当夜使者急匆匆地奔向参赞,当时的飞鸟也因害怕而躲避着车前挡风的横木。使者急驰是为了传达紧急信息,飞鸟躲避则是被惊扰后的反应。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紧张而忙碌的氛围。
“白简夜驰”指的是使者急驰的情景。“白简”是古代的一种文书,上面写着重要的事情。“夜驰”即连夜奔驰。“参赞”是指副手或助手,这里代指使者或使者所传递的信息。“当时”指的是过去那个时候。“飞鸟避辕门”则是指当时飞鸟因惊慌而四处逃散的情景。“避辕门”是指逃避车前的挡风横木。这两个意象相互映衬,既表现了使者的急切心情,又表现出当时紧张忙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