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迎到处醉难醒,又向罗山忆斐亭。
我恨不随鞭镫去,空依南斗望文星。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逢迎到处醉难醒,又向罗山忆斐亭。
  • 逢迎到处醉难醒:形容诗人在各处的应酬聚会中饮酒作乐到了极点,以至于感到身心疲惫,难以自拔。”逢迎”指的是应酬或应景的行为,”到处”说明范围广泛,”醉”表达了过度放纵的状态。”又向罗山忆斐亭”中的”又”表示诗人不仅一次这样做,而是重复地、经常地这么做;”罗山”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性的地方,”斐亭”则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别的亭子或场所,诗人经常在那里饮酒作诗。
  1. 我恨不随鞭镫去,空依南斗望文星。
  • 我恨不随鞭镫去:表达了对这种无谓应酬的不满与遗憾。”恨”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不随鞭镫去”说明诗人不愿意参与那些没有意义或自己不喜欢的活动。”空依南斗望文星”中的”南斗”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宿,通常与文人墨客的学问和才华有关,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想通过仰望星空来寄托自己的文学抱负和理想。

翻译:

译文:

逢迎四处醉酒难清醒,再向罗山回忆斐亭。
我恨不能随着马鞭和车灯离去,只能空凭南斗望着星星。

注释:

  1. 逢迎:应酬交际。
  2. 醉难醒:酒喝得太醉,难以清醒。
  3. 罗山:地名,可能指代一个有诗意的地方或诗人常去的某个地方。
  4. 斐亭:可能是一个雅致的地方或亭台,诗人经常在那儿饮酒作诗。
  5. 鞭镫:马鞭和马车的车灯,这里指代外出旅行或社交活动。
  6. 南斗:中国古代天象中北斗七星的第五颗星,也被称为“老人星”,象征长寿和智慧。
  7. 文星:文化之星,象征着文人的才智和文化成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通过描绘诗人对于无意义的社交活动的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和个人追求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束缚和羁绊的不满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如罗山、南斗)的描绘,以及与这些自然元素相对照的人文环境(如斐亭、鞭镫),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精神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