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久微凹聚墨痕,池边洗处看鱼吞。
临流忽触兴亡感,铜雀台倾片瓦存。

这首诗是一幅洗砚图,描绘的是一位文人在池塘边洗砚的场景,以及他由此引发的历史感慨。

  1. 岁久微凹聚墨痕:这句话描述了砚台因年月久远而变得凹凸不平,积聚了笔墨的痕迹。岁月流转,砚台见证了无数笔触,每一笔都承载着使用者的情感与思绪。岁月的侵蚀让砚台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光滑平整的外表,变得有了岁月留下的细微痕迹,这些痕迹就像历史的缩影,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2. 池边洗处看鱼吞:诗人走到池边,用洗砚水清洗砚台,然后发现水面上的鱼儿正在吃食。这个场景引发了诗人的思考。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享受着食物,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与诗人自己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不禁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是否也能像鱼儿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不被外界的压力所困扰。

  3. 临流忽触兴亡感:诗人站在河边,看着流水的流逝,突然之间被历史沧桑所触动。这里的“兴亡”指的是国家或民族的兴盛和衰败,是一种宏大的历史主题。诗人站在河边,看着河水的流动,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变迁。这种历史感让他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等重大主题。

  4. 铜雀台倾片瓦存:这句诗以“铜雀台倾”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铜雀台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物,它的存在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当这座建筑物倒塌时,它所代表的那个时代也随之结束。然而,即使时代已经改变,那些曾经存在的瓦片依然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一个洗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悟。岁月的沉淀让砚台有了变化,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让人联想到人生的自由与无拘无束;站在河边,看着流水的流逝,诗人被历史沧桑所触动;最后,诗人以铜雀台的废墟为例,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的空间。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把握当下,同时也要关注历史的发展,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