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落地滚尘埃,道是天使天上来。
未许邮符先及见,直呼换马声连催。
马到当换故不换,下马索取常例看。
但须一贯就腰缠,无语饱饫邮亭饭。
饭罢曾不少迁延,上马还须惜马钱。
走马城边立马上,手折杨柳当马鞭。
前跕前去不须臾,后到一起是行厨。
朝廷供给有正项,额外别寻达刺苏。
醉后向人口譊譊,是人遇之遭鞭敲。
稍有不如需索意,拚死骑将驿马跑。
天使后来无一语,只是颜色多骄倨。
公然下马坐悬堂,换马从容上马去。
【注释】
- 换马行:唐时驿站有“驿马”,由驿卒负责管理,驿卒与马主人之间,常发生纠纷,故诗人写此诗。
- 马蹄:指驿马的蹄子。
- 落地:落在地上。
- 尘土:指驿马在行走中扬起的泥土。
- 天使:指驿卒。
- 天上来:形容高远。
- 邮符:古代传递公文的信物,用金或竹制成,上有印记和文字。
- 先及见:先见到。
- 直呼:大声呼唤。
- 连催:接连催促。
- 不换:不更换。
- 下马:卸下马鞍。
- 常例:常规的规定。
- 一贯:钱贯,即一吊,古时货币单位,一吊为一千文,即一贯。
- 饱饫(yù):饱食、吃饱。饫:吃足,吃饱。
- 邮亭饭:驿亭里的饭食。
- 迁延:拖延;逗留。
- 惜马钱:爱惜马的钱。马是驿卒的主要交通工具。
- 走马城边:走在城外。
- 手折杨柳:用手折断了杨柳枝作马鞭。
- 前跕(zhōu):后脚向前踢。跕(zhuó):踢踏。
- 后到一起:后面的人赶到一起。
- 正项:国家规定的标准数额。
- 别寻:另行找,另外找。达刺苏:驿站上的一种税。
- 醉后向人口譊(shì)譊:喝醉酒后大声喧哗,骂人。
- 遭鞭敲:遭受鞭打。
- 骄倨(jù):傲慢自大。
- 下马坐悬堂:放下马鞍坐在官署的大堂上。
- 从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驿卒与驿马主人之间冲突的诗歌。全诗以第一人称叙事,通过叙述一个驿卒与驿马主人之间因马匹而产生的争执和矛盾,生动地反映了唐代驿传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联写驿马的主人与驿卒之间因马匹而产生的争执。驿马的主人认为他的马匹跑得快如飞,而驿卒认为他的马匹跑得慢,因此产生了争执。
颔联通过对话的形式,进一步描绘了双方的矛盾和情绪。驿马的主人认为他的马匹是他的财产,不应该被别人使用,而驿卒则认为他的职责就是照顾好这些马匹,因此他不允许别人随意使用这些马匹。
颈联进一步描述了双方之间的冲突。驿马的主人要求驿卒立即给他更换马匹,而驿卒则认为没有必要更换,因为自己的马已经足够好了。同时,他也向驿马的主人索要了一些额外的费用来作为补偿。
尾联则以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驿马主人的态度和行为。他认为只要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就可以随意使用驿马,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别人的马匹来替换自己的旧马。而驿卒则认为,只要自己的职责得到履行,就可以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必过分追求完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揭示,成功地表现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