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
己忍寒欺罗袖薄,断无春逐柳绵归。坐深愁极一沾衣。
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
己忍寒欺罗袖薄,断无春逐柳绵归。坐深愁极一沾衣。
赏析:
《减字浣溪沙》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作品,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秋日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词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态美,更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体验。
首句“风雨高楼悄四围”,描绘了秋天的天气和高楼上的情景。风雨交加,使得高楼显得更加幽静,周围的环境也因风雨而显得更加空寂。这种环境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句“残灯黏壁淡无辉”,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景象。残破的灯笼挂在墙壁上,发出微弱的光芒,但已不再有往日的辉煌。这里的“残灯”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美好,而“淡无辉”则表达了现实的黯淡和失落。
第三句“篆烟犹袅旧屏帏”,则是对室内情景的进一步描绘。屏风上的篆刻图案依旧清晰可见,但周围的气氛却因风雨而变得朦胧,仿佛这些图案也随风摇曳,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第四句“己忍寒欺罗袖薄”,表达了词人对寒冷的感受。尽管他穿着保暖的衣物,但仍然无法抵御寒冷,这既是对个人境遇的描述,也反映了一种无奈和辛酸。
第五句“断无春逐柳绵归”,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春天的柳絮随着春风飘散,而词人的心境却无法与之同步,无法与春天的美好景象相匹配。这里的“柳绵”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但词人却无法与之共舞,只能独自品味这份孤独。
最后一句“坐深愁极一沾衣”,总结了词人的情感状态。长时间的沉思使得他的忧愁达到了极点,以至于连衣物都为之浸湿。这里的“沾衣”不仅是对物质损失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暗示了词人内心的极度痛苦和无助。
整首词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活动的深刻表达,展示了词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接受。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该词成为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