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春来何迟。
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
此际飘零,词客倦游何依。
悲揽蕙,愁搴蓠。
似左徒行吟江涯。
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
登临地,芳菲时。
几红牙按折,白袷寻诗。
底事尊前双泪,者回难持。
埋香恨、今谁知。
剩短碑、凄凉题辞。
更不绾春愁,垂杨过篱三两枝。

【注释】

嗟春来何迟:叹息春天来得多么迟缓啊!

恰:正巧。 芳尘、烟渚:指落花飘荡在烟雾笼罩的江面上,也指游子归途上的迷茫。

此际:这时。飘零:飘落。

词客:诗人或文人。

左徒:西汉董仲舒,字少公,楚郡寿春(今属安徽)人。汉武帝时为博士,因推荐举贤良文学之士,反对迷信鬼神,得到汉武帝的赞赏,拜为给事中,后迁升至丞相。

锦瑟华年:锦瑟是美丽的琴,华年指美好的青年时代。

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回想故乡的青山,我如梦般迷失其中。

登临地:登上高处的地方,这里借指家乡。

垂杨:即杨树。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诗,写于乙未清明之后一天。上元同和堂主人星岑前辈招答泉、半塘游江亭,而答泉不至,于是赋此调以寄怀。全诗用韵,句句用对仗,首尾呼应,结构严密。

“嗟春来何迟。”感叹春天来得太迟了。作者把春天喻作一个游子,把自己比作一个思乡的游子。“恰芳尘散曲,烟渚流澌”,这两句描绘出春天到来时的景象。芳尘散曲,烟渚流澌,都是春日里的景象。烟渚流澌,是指春天到来时,江河里的流水开始解冻,水草也开始生长。这句诗通过描绘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此际飘零,词客倦游何依。”在这时刻,我如同一只漂泊的落叶,疲惫地游走在世间,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港湾。这里的“飘零”一词,既形容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无奈,又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期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歌更加深刻和丰富。

“悲揽蕙,愁搴蓠。”悲叹自己的不幸命运,忧愁自己无法摆脱困境。这里的“悲揽蕙”和“愁搴蓠”都是比喻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忧伤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渲染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似左徒行吟江涯。”像汉代的贾谊一样在江边徘徊吟哦,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前途渺茫。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表达了一种深沉和感慨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具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内涵的厚重感。

“恁锦瑟华年,青山故国,回首梦都迷。”那时的青春岁月,青山绿水的美好景色,如今只能成为回忆中的模糊画面,令人感到迷茫和无助。这句诗通过描绘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困境,表达了一种失落和迷茫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一种悲剧性的色彩。

“登临地,芳菲时。几红牙按折,白袷寻诗。”站在高处的地方欣赏春天的美景,寻找着过去的诗篇。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在春天里的行为和心情,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一种生活化的气息和人情味。

“底事尊前双泪,者回难持?”为什么在饮酒的时候会流泪呢?这次回来很难再保持平静的情绪了。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在饮酒时的心境和行为,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恐惧和担忧。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一种深刻的思考和反思的意义。

“埋香恨、今谁知。”“埋香恨”指的是对逝去的爱情的怀念和遗憾,而“今谁知”则表示现在的人们无法理解这份感情的价值和意义。这里的诗句通过描绘自己对爱情的思念和遗憾,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一种深沉和哀怨的氛围。

“剩短碑、凄凉题辞。”剩下的只有一段凄凉的题词,寄托着深深的哀思和怀念。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一种凄美和动人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