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髻围花一色红,尤怜雉尾晚摇风。
也谙礼让非关学,才读诗书便不同。
大耳只因娱美妇,细腰未许过成童。
笑他女作门楣好,真个吾翁即若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名为《三叠台江杂咏》,描述了他在台州江边观赏景色时的感受。
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 椎髻围花一色红,尤怜雉尾晚摇风。
- “椎髻”是指古代的一种发型,用椎头固定头发,形状类似于现代的发髻。
- “围花”可能是指花朵环绕在椎髻周围,颜色为红色。
- 这里的“红”指的是花的颜色鲜艳,而“一色红”则强调了颜色的一致性和美丽。
- “晚摇风”形容风吹动雉尾的样子,给人一种优雅、柔美的感觉。
- 也谙礼让非关学,才读诗书便不同。
- “谙礼让”是指懂得谦让和礼仪。
- “非关学”表示这与学问无关,而是与个人的品质有关。
- “才读诗书便不同”意味着虽然读过诗书,但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 大耳只因娱美妇,细腰未许过成童。
- “大耳”可能是指耳朵较大,这里用来比喻某人或某物因为某种原因显得与众不同。
- “娱美妇”是指为了取悦美丽的女子。
- “细腰未许过成童”意味着虽然身材纤细(细腰),但还没有到成为孩子(成童)的地步。
- 笑他女作门楣好,真个吾翁即若翁。
- 这里的“做门楣”可能是指女子嫁给了一个有地位的家庭。
- “笑他女”表示嘲笑那些嫁入豪门的女子。
- “真个吾翁即若翁”意味着自己虽然没有那样的门第,但是也拥有着自己的“门楣”,也就是说有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台州江边的自然景物进行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特别是对于名利的看法。他赞赏那些懂得礼让、有智慧的人,同时也批评那些为了追求虚荣而做出不正当选择的人。诗中的“吾翁”“若翁”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豪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