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何处无,妙笔不常有。
偶然参画禅,万壑秋云走。
风霜老槠枥,烟翠饱菘韭。
借问荷锄人,梅花栽几亩。

梦禅居士仿香光卷子

赏析与解析

  1. 诗词原文
    好山何处无,妙笔不常有。
    偶然参画禅,万壑秋云走。
    风霜老槠枥,烟翠饱菘韭。
    借问荷锄人,梅花栽几亩。
  2. 翻译与注释
  • 好山何处无(好:美好;无:不存在)
  • 妙笔不常有(妙:精妙;不常见)
  • 偶然参画禅(偶然:随意;参画禅:参与绘画禅意)
  • 风霜老槠枥(风霜:风雨;老:变旧;槠枥:栎树)
  • 烟翠饱菘韭(烟:烟雾;翠:绿色;菘:萝卜)
  • 借问荷锄人(荷:扛;锄:农具;人:农民)
  1. 赏析
    《梦禅居士仿香光卷子》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通过对山水、风霜、树木、烟雾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感慨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借问荷锄人的方式,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2. 创作背景
    法式善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曾担任过侍读等职务。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文学艺术的极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作品。而《梦禅居士仿香光卷子》是他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看出诗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心境和思想。
  3. 名家点评
  • 当代学者李敖曾评价道:“法式善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个性特色。”
  • 现代文学评论家钱钟书也曾提到:“同门才藻说时流,吟卷江南放出头。别有一身兼二仲,老吾谈艺欲尊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法式善诗歌才华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1. 历史影响
    《梦禅居士仿香光卷子》作为清代诗人法式善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诗在后世被广为传颂,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