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任归去后,空忆幔亭晨。
毕世雄谈爽,平生率性真。
明经经学博,作赋赋编新。
笔阵降多士,书香继有人。
及门谁立雪,入室我书绅。
已圮灵光殿,难扶大雅轮。
徒然称沆瀣,竟敢诩荀陈。
赙奠余孤往,能禁泪满巾。
诗句解析及注释
- 治任归去后 - 描述一个人离开官职后的生活状态。
- 空忆幔亭晨 - 怀念曾经在幔亭(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特定的场所)早晨的情景。
- 毕世雄谈爽 - 形容一个人的雄辩能力,直到生命终结都显得清晰明朗。
- 平生率性真 - 表示一个人一直保持着真实的本性。
- 明经经学博 - 精通儒家经典和学问的人。
- 作赋赋编新 - 创作了新的赋文。
- 笔阵降多士 - 用文笔征服了许多人。
- 书香继有人 - 书香传承,有后人继之。
- 及门谁立雪 - “及门”指的是拜访某人的家,而“立雪”是古代求学时的一种情景,意味着非常尊敬和渴望学习。
- 入室我书绅 - 进入老师的书房,并把老师教过的东西记在身上。
- 已圮灵光殿 - 已经破败的灵光殿,可能是某个地方或建筑的名称。
- 难扶大雅轮 - 难以维持传统的高雅风范。
- 徒然称沆瀣 - 白白地自吹自擂。
- 竟敢诩荀陈 - 公然宣称自己比荀、陈更优秀。
- 赙奠余孤往 - 赠送财物和食物给死者的遗孤。
- 能禁泪满巾 - 抑制不住悲痛,泪水沾湿了衣襟。
翻译与赏析
第一联:治任归去后,空忆幔亭晨。
- 治任: 治理职务。
- 归去: 回到故居,可能是指退休后的归隐生活。
- 幔亭: 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场景,这里用来象征一个美好的地方或时刻。
- 整句表达对过去在幔亭(或其他特定场所)早晨时光的回忆,暗示了一种怀旧之情。
第二联:毕世雄谈爽,平生率性真。
- 毕世雄谈: 一生都在雄辩,强调其口才好、智慧。
- 率性真: 始终保持真实本性,不伪装。
- 这句赞美了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本色,不受外界影响。
第三联:明经经学博,作赋赋编新。
- 明经: 精通儒家经典的学习者。
- 经学: 指对经典文献的研究。
- 赋: 一种文体,通常用以抒情或议论。
- 编新: 创作新的文学作品。
- 这句赞扬了作者学识渊博且创作力旺盛。
第四联:笔阵降多士,书香继有人。
- 笔阵: 指文人聚会时辩论的场景。
- 降多士: 众多文人聚集一堂。
- 书香: 指文化氛围中的读书人。
- 这两句表明作者在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作品广受欢迎,且后继有人。
第五联:及门谁立雪,入室我书绅。
- 及门: 拜访某人的门阶。
- 谁立雪: 表达了对于求学者的尊重和渴望。
- 入室: 进入某人的住所或书房。
- 我书绅: 在老师的书架旁学习,并将所学知识铭记。
- 这一部分描绘了作者对学问的尊重态度,以及他通过学习来不断进步的决心。
第六联:已圮灵光殿,难扶大雅轮。
- 已圮: 已经坍塌或毁坏。
- 灵光殿: 可能指的是某处重要的建筑物或文化场所。
- 难扶大雅轮: 难以挽回传统的高贵和典雅。
- 这句话反映出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衰落感到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维护的担忧。
第七联:徒然称沆瀣,竟敢诩荀陈。
- 沆瀣: 古时的浊酒,这里比喻为没有价值的言辞或行为。
- 诩: 夸耀,自称比别人优秀或了不起。
- 荀陈: 荀氏和陈氏,古代有名的家族,这里可能指代两个显赫家族或人物。
- 整句批评那些自吹自擂、不自知其价值的人,暗讽那些盲目自负的行为。
第八联:赙奠余孤往,能禁泪满巾。
- 赙奠: 给予丧事的慰问金和食物。
- 余孤往: 指哀悼者中仍有孤独的人前往吊唁。
- 能禁泪满巾: 即使流泪也控制不住,泪水打湿了衣巾。
- 这里反映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思以及对生离死别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深情。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对学问的追求、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忧虑和感叹。诗中的关键词“治任”、“毕世雄谈”、“明经经学博”、“笔阵降多士”、“书香继有人”等,均突出了作者在文学、学术上的成就和影响力。同时,通过对比“灵光殿”、“荀陈”等历史和文化元素,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担忧。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