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阶几榻生清冷,挂壁藤罗吐翠芬。当年七子恣行乐,却无石室高论文。
披图每羡前人福,对此盘桓意倍欣。回途几度行又止,归到村居口已□。
铺床拂石乐箕踞,下箸十千求兼味。欢然一饱向黑甜,来朝复拟寻幽去。
【解析】
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掌握赏析技巧的基础上,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赏析。
第一首诗前两句写景。诗人首先描写了石屋的外景,然后描写了石屋的内景。诗人通过描写石屋内外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于游历山水之乐的喜爱之情。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回忆当年七子们尽情游乐的情景,然而却没有人像石室先生那样能够高谈阔论。“七子”指石室先生的朋友,“恣行乐”是说他们尽情地玩耍享乐,“论文”则是指他们谈论经书学问,“石室”指的是石室先生,“高论”是说他们的议论非常高超,“无”是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后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的感受,他喜爱读书,喜欢沉浸在书中,所以每当看到那些图画时,就会心生羡慕之情;而当他坐下来吃饭时,也常常一边吃美食一边阅读书籍。
第三首诗开头两句,诗人先写到归家的途中,诗人一路行走着,心中充满了喜悦。接着写到归到村居口已干。诗人写到自己回到家乡以后,发现家中已经没有水可以喝,只能去井边打水来喝。
第四首诗中,前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回到家里之后,铺好床,拂拭石头,享受箕踞之乐;下箸十千求兼味。这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家中享受安逸生活的情景:铺好床铺,拂拭石头,享受箕踞之乐;吃上美味佳肴,满足自己的食欲。
第五首诗中,前两句写出了自己吃饱之后的感觉:欢然一饱向黑甜,来朝复拟寻幽去。这两句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吃饱之后的感觉:心情愉快,感到舒适。后两句写了诗人打算明天再去寻找幽静之处。这两句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继续寻找幽静之地的愿望。
【答案】
①游芝兰庄竹林石屋诸胜:游览芝兰庄园、竹林、石屋等风景胜地。②临阶几榻生清冷:站在台阶上,看见几案上的枕头,觉得清凉。③挂壁藤罗吐翠芬:挂在墙壁上的藤萝和竹子散发出清香。④当年七子恣行乐:当年的七位友人尽情地游乐。⑤却无石室高论文:却没有谁能与石室先生一起谈论经书学问。⑥披图每羡前人福:翻看画卷,常羡慕别人有福气。⑦对此盘桓意倍欣:面对这些美好的事物,心中十分高兴。⑧回途几度行又止:返回的路上几次停下来。⑨归到村居口已□:回到村庄时已经没有水喝了。⑩铺床拂石乐箕踞:铺好床铺,拂拭石头,享受箕踞之乐。⑪下箸十千求兼味:拿起筷子吃起美食来,希望味道更好一些。⑫欢然一饱向黑甜:心情愉快,感到舒适。③来朝复拟寻幽去:第二天早晨,又打算继续寻找幽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