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得江山助,不谓闺中亦有之。
诸葛寨边曾问俗,越王台下自题诗。
居然流览关河胜,岂是寻常鞶帨词。
柳絮因风诗句好,定知传诵遍滇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第一句:文章要得江山助,不谓闺中亦有之。
- 释义:写诗要有好的江山作背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没想到闺房之中也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诗歌。
- 注释:这里的“江山”指代广阔的大自然和美丽的景色,是诗人灵感的来源之一。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环境的重视。
第二句:诸葛寨边曾问俗,越王台下自题诗。
- 释义:在诸葛亮的寨子边上询问过当地的风俗民情,自己又在越王台写下了诗歌。
- 注释: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智慧和文才被后人传颂。而越王台上的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信表达。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的认可和对自己作品的自信。
第三句:居然流览关河胜,岂是寻常鞶帨词。
- 释义:竟然能够领略到山河的壮丽胜景,这绝不是那些平常的装饰性词语所能描述的。
- 注释:这里的“关河胜”指的是壮丽的山河景色,而“鞶帨词”则是指那些华丽而空洞的言辞或诗句。
- 赏析:这一句批评了那些表面华丽但缺乏内涵的诗歌,强调了诗歌应该具有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内容。
第四句:柳絮因风诗句好,定知传诵遍滇池。
- 释义:那随风飘落的柳絮,因为随风而来的诗句而显得格外美丽,这些诗句一定会在滇池流传开来。
- 注释:滇池是云南昆明的一处著名湖泊,这句诗中的“传诵”意味着这些美好的诗句将被广泛传播。
- 赏析:最后一句是对整体诗歌的总结,表达了作者对诗句的喜爱以及对它们在人们中传播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