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真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注释】万岁山:传说中皇帝登临的名山。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汉皇:汉朝的皇帝。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五岳中的中岳,也是天下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山中呼万岁”:指汉武帝在泰山封禅时,曾对群神表示敬仰和感谢。山神不解谀:意思是山神不理解汉武帝这种虚情假意的奉承。空山里:指没有其他人的地方。万仞巨右千盘松:形容山峰高峻,松树盘绕。真人所到即名胜:意思是真正的圣人到了这个地方就能成为名胜之地。云气非复寻常同:意思是这里的云气和平常不一样,非常奇特。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万岁山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万岁山美景及历史的感慨。

诗人通过描绘万岁山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人用“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等诗句,生动地勾勒出万岁山的壮丽景象。接着,诗人通过对汉武帝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他以“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为引子,进一步描绘了汉武帝在万岁山中的表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历史场景之中。

诗人转向对万岁山本身进行赞美。他用“山神不解谀,未免疑真伪”等诗句来表达自己对万岁山与历史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他认为,万岁山与历史人物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因此,人们应该珍惜并保护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

诗人通过对万岁山的历史地位的分析,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他认为万岁山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山峰,更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加以保护。

诗人通过对万岁山未来命运的预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他认为,虽然万岁山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但它的命运却受到了战争的影响。因此,为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应当努力保护和传承万岁山的文化传统,让它在未来能够继续发扬光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