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烟波远,归来已暮霞。
橹枝摇月碎,帆影受风斜。
近渚惊闲鹭,荒陂闹晚蛙。
泛舟偕二客,游兴此时赊。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以及诗句的含义。本题中需要对“归舟”“暮霞”“橹枝”“帆影”“近渚”“闲鹭”“荒陂”“晚蛙”和“二客”等意象进行分析。
(1)
“十里烟波远”,点明舟行之远,“归”的意味更浓。
(2)
“归来已暮霞”,写出了时间之快,也表明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
(3)
“橹枝摇月碎”,以景写人,船夫摇橹,把船上的月光摇碎了。
(4)
“帆影受风斜”,写出了船帆受到风吹动而倾斜的景象。
(5)
“近渚惊闲鹭”,近水处有鹭鸶惊飞,写出了水边景物之清幽,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6)
“荒陂闹晚蛙”,荒地上青蛙鸣叫的声音热闹非凡。
(7)
“泛舟偕二客,游兴此时赊”,泛舟共游,兴致不减,说明诗人心情愉快,游兴不减。
【答案】
译文:十里外烟波茫茫,归程已近黄昏霞。船夫摇橹,月儿被桨声打碎。帆影在风中倾斜,近水处惊起闲鹭。荒池上蛙声一片,荡涤着一天劳累。
赏析:
首句写行程之远。“十里”,点出“归”字,同时暗示此行将旷日持久。次句写归途所见。夕阳残照之中,归舟已至青岩墩,这是作者所期待的目的地。“已暮霞”三字既写出了时间之速,又表明作者归心似箭,急切盼望到家的心情。第三句用白描之笔,描写归舟在江上的航行。“橹枝”,即船桨;“摇月碎”,即摇曳着船桨把江中月亮都摇碎了,形象逼真,极富动感。第四句写舟行所见江景,“帆影受风斜”,写出了船帆受到风吹动而倾斜的景象。第五句写舟行所见岸景。“近渚惊闲鹭”一句,不仅写出水边景物之清幽,而且从侧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最后两句写泛舟共游情景。“二客”指作者的朋友谢薇生与杜子健外兄二人。这两人同游于江上,兴致盎然,使作者感到非常高兴。
全诗以写归途之远、途中所见、江上所见及泛舟共游为序,层层深入地刻画出作者归家后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