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入江海,翻教足胜游。
潮声随月涌,云气挟山浮。
故国惊烽火,天涯动客愁。
吴淞今日过,风阻又淹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诗句释义及译文:
- 底事入江海,翻教足胜游。
- 底事: 何事,什么原因。
- 入江海: 进入江河湖海。
- 翻教: 反而让……更加。
- 足胜游: 足够让人游玩。
- 译文: 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进入了江河湖海之中?反而使得我的旅行更加愉快。
- 潮声随月涌,云气挟山浮。
- 潮声: 指潮水的声音。
- 随月涌: 随着月光的涨落起伏。
- 云气: 云雾之气。
- 挟山浮: 像是挟着山一样浮动。
- 译文: 我随着月光的涨落,听着潮水声如波浪般起伏,仿佛云雾在山间飘浮。
- 故国惊烽火,天涯动客愁。
- 故国: 自己的国家。
- 惊烽火: 看到远方的烽火,内心感到震惊。
- 天涯: 遥远的边际或地方。
- 动客愁: 引起旅人的忧愁。
- 译文: 看到远方的烽火,心中不禁感到震惊;在天涯之地,我感受到的是旅途中的孤独与忧伤。
- 吴淞今日过,风阻又淹留。
- 吴淞: 古地名,位于今天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今日过: 今天是经过吴淞的时候。
- 风阻: 遭遇到风雨阻挡。
- 译文: 今天我从吴淞经过,却因为风雨而滞留不前。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江海之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江海的自然景观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风阻和烽火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流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