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停桡访,何妨绝顶跻。
林阴迷路远,山翠压篷低。
可有高人隐,惟馀野鹤栖。
僧寮闲话久,不觉夕阳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游焦山”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诗句,最后进行赏析。本诗前四句是写诗人到焦山游览,后四句是写在山上的所见所闻。第一联,诗人登上焦山,驻足停留了几天,他游览了焦山的名胜古迹;第二联,登上焦山后,他在山顶迷路了很远,远望山峰郁郁葱葱,山色青翠欲滴,仿佛压得船篷都低下了头;第三联,登上山顶后,看到有高人隐居在此,只有野鹤栖息在山林间;第四联,登上山顶后,诗人在僧寮中闲话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才下山。
【答案】
示例:首联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及心情。“停桡访”,说明作者已经来到焦山游览。“何妨绝顶跻”,表明登山游览是毫无妨碍的事。“几日”,表示时间之短。“何妨”,表反诘的语气,强调可以。“绝顶跻”,意在强调登山游览是毫无障碍的,也是对友人的一种鼓励。颔联点题,写登高望远的景色。“林阴”,指树木的阴影。“山翠”,指山的颜色。这两句的意思是:树林里的树荫把视线挡住,看不见路;远处山峰郁郁葱葱,山色青翠欲滴,仿佛压得船篷都低下了头。颈联写诗人登山后的所见所闻。“可有高人隐”,意思是说有没有高人隐居在这里呢?“惟馀野鹤栖”,意思是说只有野鹤在山林间栖息。尾联写诗人登山后的所见所闻。“僧寮”,指僧人的住所。“闲话”,即闲聊。“不觉夕阳西”,意思是不知不觉太阳已落山了。“西”字写出了时间之晚。
这首诗是一首纪游诗,诗人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