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萍踪不自由,半途鸿雪又勾留。
关心樽酒怀前度,满眼云山感旧游。
差喜三湘原接壤,不妨两月暂停舟。
此邦文物从头数,六一休风尚在不?
戊辰春仲将赴长沙省亲,绕道至吉安阅府试卷感赋二律
可喜萍踪不自由,半途鸿雪又勾留。
关心樽酒怀前度,满眼云山感旧游。
差喜三湘原接壤,不妨两月暂停舟。
此邦文物从头数,六一休风尚在不?
注释:
可喜萍踪不自由,半途鸿雪又勾留。
可喜:值得喜悦,值得高兴。指自己有如浮萍般的飘泊不定的生活。
半途:中途,这里指旅途中。
鸿雪:鹅毛大雪。比喻飞雪,这里形容雪花像鹅毛一样密集。
勾留:停留,留住的意思。
关心:挂念,思念。
樽酒:酒杯和酒。
前度:前任的官职或地位。这里指曾经担任过的职位。
旧游:以前的游览之地,即旧地。
差喜:稍微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情。
三湘:湖南的简称。
接壤:交界,相连接的地方。
不妨:没关系。
两月:两个月。
暂停:暂时停止、中止等。
此邦:这个国家,这里指作者所在地。
文物:文化、文物。
从头数:从一开始计数。
六一:古代的一种计时方法,一天分做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以叫“一日十二时”,也称为“六甲”。六一休风,是指一种风俗习惯,即每六年为一个轮回,每隔六年就停止使用日历,回到用干支纪年的方法。
赏析:
这首七律诗是诗人在戊辰年的春天,准备前往长沙拜访亲友时,经过吉安时所作。诗人通过对这次出行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
首联“可喜萍踪不自由,半途鸿雪又勾留。”以“可喜”开头,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的无奈和遗憾。而“半途鸿雪又勾留”则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以及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无奈和挣扎。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颔联“关心樽酒怀前度,满眼云山感旧游。”则是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他通过“关心樽酒”和“满眼云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家乡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眷恋之情。这里的“云山”不仅指自然界的山水风光,更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故乡和过去的生活。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颈联“差喜三湘原接壤,不妨两月暂停舟。”则是对现实情况的一种乐观态度。尽管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诗人仍然保持着积极的心态,相信不久之后会再次踏上征程。这里的“差喜”和“不妨”都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和期待的表现。这种乐观的态度,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尾联“此邦文物从头数,六一休风尚在不?”则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和思考。通过“此邦文物从头数”和“六一休风尚在不?”的表述,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珍视。他认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的,因此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的“休风”指的是一种风俗习惯,即每六年为一个轮回,每隔六年就停止使用日历,回到用干支纪年的方法。诗人认为这种风俗不仅是一种历史传统,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财富,应该得到尊重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亲身经历和观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对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视。这种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