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方为学,经纶仰大儒。
良知贤圣绍,伟绩古今无。
策早筹边展,忠因抗疏诬。
商迁珰祸烈,教化峒苗孚。
章贡新开镇,萑苻迅比诛。
诘奸编保甲,选士立兵符。
剧盗都绥靖,强藩又觊觎。
仓皇联义旅,慷慨奋前驱。
入蔡擒元济,□□从亚夫。
窟先燔狡兔,阵果获雄狐。
威武犹悬印,危疑竟献俘。
君心能上格,民困赖重苏。
懋赏封还靳,平蛮志更劬。
浮言群小谤,尽瘁荩臣躯。
功业文章并,勋名智勇俱。
韬钤迈韩范,宗旨异程朱。
祠宇留前代,风云想壮图。
千秋昭信史,一束荐生刍。
旷世谁堪媲,书生岂遂迂。
当年诸葛相,志事两无殊。
我们来看第一句:
有用方为学,经纶仰大儒。
- 注释:有用处才是学习,治理国家要依靠大儒。
- 赏析:这里表达了对有才能的人的尊重和赞赏。在古代社会,能够治理国家、为民造福的人才被视为大儒,他们的价值被高度认可。
接下来是第二句:
良知贤圣绍,伟绩古今无。
- 注释:继承了圣贤的良知,创造了千古未有的伟业。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智慧和品德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同时,也强调了这些伟业的重要性,它们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着是第三句:
策早筹边展,忠因抗疏诬。
- 注释:早早谋划边疆事务,因为忠诚而被弹劾。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忠诚的大臣面对政治风波时的境遇。他为了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福祉,积极筹划边疆事务,但却因此遭到了他人的误解和政治斗争。
然后是第四句:
商迁珰祸烈,教化峒苗孚。
- 注释:商朝的政变带来了极大的祸害,但教化峒苗的政策却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政策的重要性和效果。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正确的政策却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支持。
接下来是第五句:
章贡新开镇,萑苻迅比诛。
- 注释:章贡新开的镇抚政策迅速打击了盗贼。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治安良好的社会景象,表明政府的治理措施取得了实效。
第六句:
诘奸编保甲,选士立兵符。
- 注释:追究奸人,编组保甲制,选拔士人并设立兵符。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通过追究奸人和组建保甲制,政府能够有效打击犯罪行为,保护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句:
剧盗都绥靖,强藩又觊觎。
- 注释:强大的盗贼都被平定,强藩又开始觊觎权力。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国家面临的复杂局势和挑战,既有内部的治安问题,也有外部的势力威胁。
第八句:
仓皇联义旅,慷慨奋前驱。
- 注释:在紧急情况下组织义勇队,士兵们慷慨激昂地向前冲锋。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国家在危难时刻团结起来,勇敢抵抗敌人的情景。士兵们英勇无畏,为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而战斗。
第十句:
入蔡擒元济,□□从亚夫。
- 注释:进入蔡州擒获元济,张良跟随韩信。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将领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十一句:
窟先燔狡兔,阵果获雄狐。
- 注释:先烧毁了洞穴中的狡兔,阵中果然捕获了雄狐。
- 赏析:这句诗以寓言的形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胜利者的喜悦。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战争中的战术和策略。
第十二句:
威武犹悬印,危疑竟献俘。
- 注释:威武的象征悬挂于旗上,危险疑虑终于得到了解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国家在战胜敌人后的喜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在经历困难后所取得的胜利。
第十三句:
君心能上格,民困赖重苏。
- 注释:君王的心志能够提升到一定的水平,百姓的痛苦才得到解脱。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国家领导者的决心和责任,他们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决策,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作出了贡献。
第十四句:
懋赏封还靳,平蛮志更劬。
- 注释:奖励赏赐丰厚,平定蛮族的志向更加辛勤。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国家在治理国家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就。通过奖励和赏赐,国家鼓励人们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十五句:
浮言群小谤,尽瘁荩臣躯。
- 注释:流言蜚语来自小人,尽瘁于国事的大臣身躯。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悲壮的情感,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但他们的努力却受到了小人的诽谤和攻击。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官员们的困境。
最后两句:
功业文章并,勋名智勇俱。
- 注释:功业文章并重,功勋名声和智慧勇气俱全。
- 赏析:这句诗总结了国家领导人的成就和品质,他们不仅具备高超的才智和勇气,还注重文化和道德的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