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注。
两水各西东,中央此天柱。
昨夜雪嵯峨,长城万峰聚。
眩光鸟雀静,构相龙虎踞。
㠝岏露空隙,是水湍行处。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群峰列玉屏,神工施斧锯。
不见马牙山,呼风作哮怒。

大雪登乌梢岭

古浪河西流,庄浪河东注。
两水各西东,中央此天柱。
昨夜雪嵯峨,长城万峰聚。
眩光鸟雀静,构相龙虎踞。
㠝岏露空隙,是水湍行处。
东水奔黄河,西水穿沙去。
群峰列玉屏,神工施斧锯。
不见马牙山,呼风作哮怒。

注释:

  1. 古浪河和庄浪河分别从东西两边流向中间的乌梢岭。
  2. 乌梢岭如同一座天柱般屹立在两侧,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3. 昨夜大雪覆盖了整个山脉,长城、万峰似乎被聚集在一起。
  4. 雪光耀眼,使得鸟雀也变得安静下来,仿佛是一幅龙虎盘踞的画面。
  5. 㠝岏露出的缝隙是水流湍急的地方。
  6. 东边的水奔向黄河,西边的水穿过沙漠而去。
  7. 群峰像列阵的玉屏风,显示出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8. 没有看到马牙山,只能呼唤风声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乌梢岭的壮美景色和独特的地理特征。首句点明了两个主要河流的位置,为后文的描写打下基础。接着诗人描述了雪后的乌梢岭,长城、万峰被雪覆盖,显得更加壮观。接着又描绘了雪光照耀下的场景,以及鸟儿和动物因雪而静止的情景。最后,诗人提到了㠝岏露出的缝隙是水流湍急的地方,以及东边奔向黄河、西边穿透沙漠的水流。最后一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马牙山的向往之情,但未能见到,只能通过呼唤风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画面生动,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