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一益百损,楙一损百益。
所以古之人,投之俾有获。
苞苴之礼行,岂曰报可责。
幡幡者惟瓠,戋戋者有帛。
承筐亦几何,要在情不隔。
能令受者心,生死感其德。
琼琚于木瓜,奚啻过十百。
敢曰报礼然,期以身许国。
聊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木瓜

梨树的益处是益百而损一,而其果实的益处是损百而益一。

所以古时候的人,投送它以求获得好处。

苞苴之礼行,难道说回报是不可责的。

幡幡者唯瓠,戋戋者有帛。

承筐也有多少,关键是情意不阻隔。

能使受者心感动,生死感其德。

琼琚于木瓜,何啻过十百。

敢言回报礼,期以身许国。

姑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注释:

  1. 梨树的益处是益百而损一,而其果实的益处是损百而益一。
    这句话表达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利益。梨树本身对人有益,但是梨果对人有害。这就像人生,有得也有失,需要平衡看待。
  2. 古时候的人,投送它以求获得好处。
    这句话描绘了古代人们通过赠送物品来获取利益的情景。这种赠送可能是出于好意,也可能是为了某种利益交换。
  3. 苞苴之礼行,难道说回报是不可责的。
    苞苴是一种古代的礼品制度。这句话表明即使是为了回报而送礼,也不能成为不可指责的理由。
  4. 幡幡者唯瓠,戋戋者有帛。
    这句话描述了两种不同价值的物品。瓠子虽然价值不高,但有帛却很珍贵。这表明在某些情况下,小东西可能更有意义。
  5. 承筐也有多少,关键是情意不阻隔。
    这句话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无论赠送什么,关键在于心意是否真诚和真挚。
  6. 能使受者心感动,生死感其德。
    这句话表达了礼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物质价值,更在于它能够触动人心,影响人的精神和道德。
  7. 琼琚于木瓜,何啻过十百。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礼物的价值远远超过其价格。琼琚(一种珍贵的宝石)与木瓜相比,其价值是无法计量的。
  8. 敢言回报礼,期以身许国。
    这句话表明送礼者愿意为回报而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愿意为国家付出生命。
  9. 姑比玉之华,贡此一心赤。
    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送礼者的诚意。他将送礼比作玉的花朵,表达了他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表达感激和敬意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