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冷江皋万木秋。一林霜叶映南楼。遥疑螮蝀天边落,近似珊瑚海上浮。
贴水波平风日淡,隔山烟净火云流。年年此际深宫里,可有题诗托御沟。

【注释】

瑞鹧鸪:词牌名。红树:即枫。南楼:南方的楼阁,这里指帝宫的楼阁。螮蝀(fù):一种水鸟,羽毛赤褐色,形似鸳鸯,栖息于江边浅水中。珊瑚:珊瑚枝条上结有红色珊瑚果。御沟:皇宫中皇帝所乘的船所经过的河流。

【译文】

寒露洒满了江边的高坡,万木萧瑟秋天来到。林间一树霜叶映衬着南楼。天边仿佛有一只螮蝀正飞落,它的颜色近似了珊瑚在海上漂浮。

水面平静风和日丽,隔山烟雾散尽火云流散。每逢这美好的景致,深宫里可曾有人题诗寄托?

【赏析】

这首词是咏红树(枫)的。全词以白描手法写红叶之艳丽,而寄寓了作者对国家兴亡、人民痛苦和自己政治上的失意,以及个人遭遇不幸的感慨之情。

开头两句写秋色之浓、秋意之重:“露冷江皋万木秋,一林霜叶映南楼。”秋气渐凉,露冷如水,江边的高坡上树木凋零,一派萧瑟之状,但在这“万木萧瑟”的秋色里,唯有那一片片霜叶却格外鲜艳夺目。“霜叶”一词用得十分贴切,因为只有霜叶才具有这一特性。“映”,不仅写出了红叶的色彩,而且写出了红叶的动态,使整首词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一林”两字则突出了红叶之多、之茂密,为下文写红叶之艳丽作了铺垫。“南楼”一词,既点出了地点,又暗含了诗人的心境。

过片三句写红叶之色彩、红叶之形态、红叶之位置:“远疑螮蝀天边落,近似珊瑚海上浮。”作者将视线由近及远地移向天际,只见一群群的水鸟在天空中飞翔。这些水鸟,有的像鱼一样游弋在水上,有的像雁一样排成一字长队飞去飞来。它们飞到天上,便成了“远”;而当它们飞到海里时,便成了“近”。这样,红叶便与这些水鸟混为一体,仿佛是它们从天边落到了海面。“天边”、“海上”两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珊瑚”一词则进一步衬托出红叶的色彩。“海上浮”三字,不仅写出了红叶的颜色和形状,而且突出了其鲜艳夺目之特点。

下片主要写红叶所映照出的景色和景象:“贴水波平风日淡,隔山烟净火云流。”红叶倒映在水中,水波不惊,风平浪静,天气晴朗;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罩,烟雾散尽之后,山顶上的火焰云流动起来。“贴水”二字写出了红叶倒映水中之态;“波平风日淡”三字则突出了此时此地之宁静。而“隔山烟净火云流”一句则把视线由眼前的景物转向远方。

结尾两句写红叶所映照的景色和景象在诗人心中所引起的联想:“年年此际深宫里,可有题诗托御沟?”每当这美景出现的时候,深宫里是否也有人来吟诗作赋呢?“深宫”一词既指皇宫,又有深居简出之意。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红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同时又抒发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个人遭遇不幸的感慨。

这首词写得极为含蓄委婉,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描写红叶的色泽和形态以及红叶所映照出的景色和景象,来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抒胸臆之弊,又能充分展示出红叶之美,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