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嫉恶本如雠,讵以乞怜日摇尾。惩一儆百其素怀,斧钺尤须资野史。
【注释】六十初度:年满六十,行冠礼。放歌述怀:以歌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老夫:自称。嫉恶本如雠(chóu仇):痛恨邪恶如同仇敌一样。讵(jù)以乞怜日摇尾:岂能为了求得怜悯而像狗一样摇尾乞怜。惩一儆(jǐng惊)百其素怀:用惩罚一人来警戒众人。斧钺(yuè月):古代刑具,斧头和钱袋。资野史:为历史记载提供素材。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六十初度时所作的一首自述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邪恶的痛恨、对乞怜的鄙视,以及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写诗人对自己早年生活的回顾。“老夫”,诗人自称,表明他对自己的老迈有所自觉;“嫉恶”二字直书其心迹,表明他对于社会的黑暗面,有着深刻的感受与愤激的批判;“本如雠”则是进一步地强调他的这种疾恶如仇的态度。接下来四句写诗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及他对朝廷的态度。“讵”字是反诘,表明了诗人的这种心态并非出于一时之愤,而是其一贯的思想行为。“乞怜”一词更是直接点出了诗人所鄙夷的行为方式;而“摇尾”则是对这种行为方式的讽刺,表明诗人不屑于为此而动心。最后六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惩一儆百”四个字概括了他的人生态度,表明他不仅对个别的不良分子进行谴责,而且希望以此警醒世人;“资野史”三字则透露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事迹,成为后人了解历史的参考资料。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表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博大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