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
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蒙露江树。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
低昂岛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
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
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
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
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这是一幅描绘楚江风雨的山水画卷,米芾(1051-1107)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画家。他的书法造诣极高,画作风格独特,以水墨山水著称。这幅诗卷描绘了楚江上的风雨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万山欲驾云飞去,风雨江声挟东注。波翻雨横客登楼,天地浑茫不知处。
藤厓高下县太阴,霾雾冥蒙露江树。飒飒风漂劲柯动,急雨小停江浪涌。
低昂岛溆数舟行,寂寞鱼龙暮天恐。楚江晴甸亦苍茫,况值萧条风雨凉。
山鬼含睇帝子怨,海洲忽近吴天荒。破墨氤氲载元气,胸前突出山川势。
不须惨淡拟形模,元是分明出层次。君不见阿章早许元晖继,楚山已进先皇秘。
此图卷末复题诗,南朝又见颠翁字。父子峥嵘书画学,江山慨叹迁移事。
五百年来江自流,江城余亦澹淹留。借来宝墨流虹卷,且慰无憀风雨秋。
译文:
万山仿佛要驾着云儿飞去,风雨中江水的声音带着向东流去的力量。波涛翻腾,雨点横飞,我登上高楼观赏这壮观的景象,但天地间却显得模糊不清。
藤崖高高低低落伏在阴云之下,霾气浓重使江边的树木显得朦胧。风吹过,树叶飒飒作响,大雨突然停止,江面上波浪汹涌。
低矮的山丘,岛屿之间,几艘船只在江上行驶,而鱼儿在黄昏时似乎也感到了危险,躲藏了起来。楚江晴朗的岸边也显得苍茫,何况现在正值秋天,天气寒冷,风雨交加。
山中的鬼神凝视着远方,仿佛有所期待;而大海中的岛洲,突然间变得近在咫尺,恍如吴国的天边。画面中的山水用墨汁渲染,仿佛弥漫着元气。画师的胸前突出了山川的气势,他无需刻意去模仿古人,而是通过明暗、虚实的层次感表现了山水的立体感。
你看不到那幅画卷的结尾又题了一首诗,那是南朝的名画家米芾所写。米氏父子都擅长书画,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对江山美景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五百多年来,长江一直在流动,而我在这江城的余留处也感到心旷神怡。我借来了这幅宝墨流虹卷,希望能借此慰藉自己的孤独与忧愁,让秋风中的风雨带走这份愁绪。
赏析:
这首诗卷描绘的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作者通过对风雨中江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画面中山水的层次感通过墨色的深浅变化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深远的意境。此外,作者还通过描写江城的余留处和借来的宝墨流虹卷,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和对未来的乐观。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