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糈登筵岁又新,朝衣恍惚认京尘。
东西莫说吴和越,朝暮谁分楚与秦。
万事都成黄雀后,两家难共绿杨春。
七鲲风月同杯酒,热闹场中冷落人。
施景琛的《赠林叔臧京卿》是一首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富有画面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诗句“椒糈登筵岁又新,朝衣恍惚认京尘”描绘了一幅丰盛宴会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这里的“椒糈”指的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香料,而“登筵”则意味着盛大的庆祝活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人生如梦,繁华过后只留下虚无的感觉。
“东西莫说吴和越,朝暮谁分楚与秦”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地域和时间界限的思考。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吴地(今江苏苏州一带)和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分别位于长江的东面和西面,象征着不同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诗人在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无论身处何方,最终都会归于尘土。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家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再来看“万事都成黄雀后,两家难共绿杨春”,这里用黄雀比喻那些看似重要却终将被超越的事物,而绿杨则代表了长久不变的情感或关系。诗人在这里可能在表达一种对于名利看淡的情感,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多追求。这种人生观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七鲲风月同杯酒,热闹场中冷落人”两句则描绘了一个表面上繁华喧嚣的场景。这里的“七鲲”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写法,代表着众多的事物或人物。诗人通过对比“风月”中的宁静与热闹场中的冷漠,揭示了表面繁荣背后的空洞和寂寞。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态度,也表达了他对人性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施景琛的《赠林叔臧京卿》不仅是一首描绘生活场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歌。通过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更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