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身缥缈立飞楼,万里浮云作壮游。
白日有灵应照我,青山抵死不埋忧。
百年竞逐原头鹿,终古浮沉水上鸥。
北望更须凌绝顶,黄河如带是中州。
注释:
- 耸身缥缈立飞楼,万里浮云作壮游。
- 白日有灵应照我,青山抵死不埋忧。
- 百年竞逐原头鹿,终古浮沉水上鸥。
- 北望更须凌绝顶,黄河如带是中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高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耸身缥缈立飞楼”,形象地描绘了站在楼台上远眺时,身体被风轻轻托起,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中的感觉。这里的“耸身”和“缥缈”都是形容人的站姿和姿态,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的兴奋和喜悦之情。
第二句“万里浮云作壮游”,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景象。诗人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天际,看到了那些像浮云一样飘荡的景色,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自己的壮志与远大前程。这里的“万里浮云”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而“作壮游”则暗示了诗人想要在这广阔的天地间留下自己的足迹,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第三句“白日有灵应照我,青山抵死不埋忧”。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太阳和山石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诗人认为太阳有灵性,能够照亮自己的心灵,而山石虽然坚硬却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烦恼,这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生活信念。
第四句“百年竞逐原头鹿,终古浮沉水上鸥”。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状态。原头鹿和水上鸥都在不断地追逐着各自的目标,无论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水面上,它们都在努力地追求着生命的活力和意义。这种对比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一句“北望更须凌绝顶,黄河如带是中州。”则是诗人对远方的展望。他的目光投向了北方,希望能够超越一切障碍,攀登到最高峰。而黄河就像一条蜿蜒的腰带,连接着这片土地,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这里的“凌绝顶”和“黄河如带”都体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