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海外客,乘春得归遂。
三月挂蒲帆,岂不竞便利。
海平若明镜,毛发纷可计。
已去毗舍城,澎湖到天际。
舟人笑语喧,金厦一瞬至。
北风横作恶,忽尔掀大地。
波涛起万峰,一落千丈势。
我艘如一叶,上下不自制。
舟子散发呼,坐客昏如醉。
呕吐苦万状,魂惊胆欲碎。
皆拚葬鱼腹,谁复谋生意!
我眠昧昏旦,屈伸拥一被。
渐觉狂风轻,山色横空翠。
不知地何许,且喜舟前峙。
舍舟竞奔岸,相聚如再世。
三日至潮州,喜极翻成涕。
方生独矫矫,颇有凌云气。
携手登江楼,村醪聊自媚。
群山拥翠鬟,一郡雄百雉。
上窥百粤关,下览韩江寺。
昌黎百代人,得失一时事。
昔时瘴疠乡,异日繁华地。
歌舞竞楼船,酡颜拥珠翠。
古今犹一息,江山更兴废。
有意访逐臣,无心问佳丽。
萧条木兰花,槛外发深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在1620年写的,他在三月的某一天从台湾出发,乘船前往广东的惠来。途中遇到了北风,船向南驶去,但是被风力阻挡,两天后到达了广东的惠来。于是,他放弃了船只,选择在陆地上行走。他穿过山路,来到了潮州,与方子步琛一起登上江楼小饮,欣赏风光。

他发现海上的风力很大,船只被迫停止前行。他感到十分无奈和沮丧。就在这时,他看到远处有一座城市,那座城市就是毗舍城,距离他已经非常远了。他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

这首诗通过描述海上的风力和天气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海上交通的困难和海上生活的艰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