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生岂是鸱夷子,何事吴山复楚水。子长二十称壮游,梁鸿《五噫》何年始。
晴川阁上补新图,赤壁矶前吊故垒。犹忆金台蹑屐过,白眼那顾公卿屣。
此时意气徒干霄,击筑声残悲不止。卖文卖字知者谁,掉头一旦辞燕市。
负却金箱五岳行,高踪到处畴能比。余也薄宦鄂王城,竹里花间期共倚。
昨来折柬索新诗,迟君不来真缺事。忽闻冲暑归并州,极目烟波渺何许。
欲采瑶华未得将,盈盈相望人如咫。我亦移官向岱东,片帆拟挂秋风里。
别后相思知若何,江云江树愁无已。万叠峰阴听雪楼,晞发高吟想在此。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60字:
毛生岂是鸱夷子,何事吴山复楚水。
子长二十称壮游,梁鸿《五噫》何年始。
晴川阁上补新图,赤壁矶前吊故垒。
犹忆金台蹑屐过,白眼那顾公卿屣。
此时意气徒干霄,击筑声残悲不止。
卖文卖字知者谁,掉头一旦辞燕市。
负却金箱五岳行,高踪到处畴能比。
余也薄宦鄂王城,竹里花间期共倚。
昨来折柬索新诗,迟君不来真缺事。
忽闻冲暑归并州,极目烟波渺何许。
欲采瑶华未得将,盈盈相望人如咫。
我亦移官向岱东,片帆拟挂秋风里。
别后相思知若何,江云江树愁无已。
万叠峰阴听雪楼,晞发高吟想在此。
注释和赏析:
- 毛生岂是鸱夷子: 毛生难道不是鸱夷子?鸱夷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隐士,这里用来形容毛生。
- 何事吴山复楚水: 为什么要回到吴地和楚地呢?可能是由于某种情感或经历的召唤。
- 子长二十称壮游: 子长二十岁时曾游历四方,这里可能指的是毛生年轻时的旅行经历。
- 梁鸿《五噫》何年始: 这首诗出自梁鸿(字鸿)的《五噫》,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诗,毛生可能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情感。
- 晴川阁上补新图: 在晴川阁上修补新的地图,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个特定的事件或是为了某种目的。
- 赤壁矶前吊故垒: 在赤壁矶前吊唁过去的战场,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或是为了某种目的。
- 金台蹑屐过: 曾经穿着鞋子走过金台,金台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地点,也可能是毛生的一个回忆或者故事的开始。
- 白眼那顾公卿屣: 对于那些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感受的人不屑一顾,这里可能暗示了毛生的某种态度或价值观。
- 此时意气徒干霄: 此时他的志向和情绪似乎要飞上九霄,这里的“干霄”可能表示一种高远的目标或理想。
- 击筑声残悲不止: 听到打击乐器的声音,不禁悲从中来,可能是因为某种触动或回忆。
- 卖文卖字知者谁: 卖文和写字,谁能理解这其中的意义呢?这可能表达了毛生对文字和写作的某种困惑或追求。
- 掉头一旦辞燕市: 突然决定离开京城,去往南方的燕地,这里的“辞燕市”可能意味着一种逃避或者转变。
- 负却金箱五岳行: 背负着金箱四处游历,五岳行可能是指他曾经的旅行或者某种使命。
- 高踪到处畴能比: 高超的才能到处都有人能够比拟,这里的“高踪”可能指的是毛生的才华或成就。
- 余也薄宦鄂王城: 我也是个微薄的官员,住在鄂王的城下,这里的“薄宦”可能是指官职卑微。
- 竹里花间期共倚: 期待在竹林和花朵之间相互依偎,这可能是毛生的一种理想状态或者生活态度。
- 昨来折柬索新诗: 昨天收到一封信,邀请我写新诗,这里的“折柬”可能是指书信或者邀请函。
- 迟君不来真缺事: 如果迟迟不来,那就真的错过了一件好事,这里的“迟君”可能指的是毛生或者某个人。
- 忽闻冲暑归并州: 忽然听说要回家并州,这里可能暗示了一个突发的消息或者变化。
- 极目烟波渺何许: 极目远眺,烟雾弥漫的水波似乎没有尽头,这里的“渺何许”可能表示一种迷茫或者不确定。
- 欲采瑶华未得将: 想要采摘美丽的瑶华却没有办法带在身边,这里的“瑶华”可能是一种珍贵的事物或者是美好的愿景。
- 盈盈相望人如咫: 两人相对而视,彼此之间的距离仿佛就在眼前,这里的“咫”可能表示很近的意思。
- 我亦移官向岱东: 我也要跟随你去岱东,这里的“移官”可能指更换职位或者调动工作。
- 片帆拟挂秋风里: 准备扬起一片小帆在秋风中前行,这里的“秋风吹起帆”可能表示一种离别或者出发的状态。
- 别后相思知若何: 分别后不知什么时候再相见,这里可能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望或者不确定性。
- 江云江树愁无已: 长江上的云和树上的树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这里的“江云”和“江树”可能都与离别有关或者象征着离别的情绪。
- 万叠峰阴听雪楼: 万叠山峰的阴影下聆听着雪楼的声音,这里的“听雪楼”可能是一种宁静或者孤独的体验。
- 晞发高吟想在此: 头发被晒干后高高举起吟咏,想象就在这个地方,这里的“晞发”和“高吟”可能表示一种自由或者自我表达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