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千万里,飞鸟去仍回。
山自昆丘矗,河从积石来。
羌人咸内附,边郡复新开。
随路邮亭少,征鸿只独哀。
【注释】
- 玉门:在甘肃省敦煌市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
- 千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飞鸟:指大雁。
- 昆丘:山名,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 积石:山名,位于今青海省境内。
- 羌人:指古代西部游牧民族。
- 内附:归顺朝廷。
- 边郡:边疆的郡县。
- 征鸿:指远行的候鸟。这里泛指行旅之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2—756)。诗人在秦州任职四年多时间,对当地风土人情十分熟悉。本诗写景抒情并重,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抒情,尾联议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厚。
“玉门千万里,飞鸟去仍回。”起句点题,点出玉门关之远。“飞鸟”二字既表明关外与关内的地理距离,又以鸟之往返喻人之往来,表现了边地生活的艰苦与艰辛。
颔联“山自昆丘矗,河从积石来”,紧承前句,具体描写关外的自然景观,描绘了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风光图。“矗”是高耸的意思,用来形容昆仑山的高大。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之一,《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神和曰望帝,使玄龟曳衔负青蛇,盖神龟也。”“昆仑”即昆仑山,古人常用它比喻高山或远道。“昆丘”就是昆仑,昆仑山在青海境内,所以说“自昆丘矗”。积石山又名西倾山,亦称弱水。据《山海经》载:“积石之山……有文马、白狐、黑首、六足……”。《汉书·地理志》:“河西有弱水流沙。”故积石为积水,也就是弱水。积水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各姿各隆山北麓,流经甘肃张掖、临泽等地注入疏勒河。弱水的源头是祁连山南麓的大通河。弱水又称弱水,相传是西王母的水府,也是黄河的源头。“积石”是积水,也就是弱水,所以说“从积石来”。这两句诗把昆仑、积石写得气势磅礴,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真切地感受到边塞的壮阔景色。
“羌人咸内附,边郡复新开。”羌族人民归顺朝廷,边塞的郡县重新建立起来。“内附”指归顺。“开”是指开通或建立。“内附”、“新开”两词一反一正,一正一词。“边郡”指边防的郡县,这里特指陇右的郡县。陇右是唐时的陇右节度,辖陕西、甘肃一带。
“随路邮亭少,征鸿只独哀。”随着路途越来越荒凉,沿途的邮亭越来越少,只有孤独的候鸟在哀鸣。“随路”即沿途,“征鸿”即远行的大雁,这里代指行人。“哀”是悲伤的意思。“只”是唯独的意思。“哀”字突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感。诗人由眼前所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当时诗人在秦州(今甘肃天水)任司马官职,他身在边远的西北边疆,远离家乡,远离朝廷,孤寂无援,前途茫茫,内心不免产生一种凄凉感。所以诗人发出了“征鸿只独哀”的感叹。
这首诗以景托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诗中写景,没有过多的铺陈雕琢,而用笔却极精炼,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了西北边塞的苍茫景象。诗的语言朴素自然,不加任何修饰语,却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诗人的感情真挚深沉,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