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气遮山腰,半入仙人掌。
萦怀数十年,兹晨慰景仰。
石径如箭筈,篮舆遽来往。
身到眼界空,岧峣无殊象。
共指奇峭处,变幻绝顶上。
帝座不可通,明星分霄壤。
始知天下事,毕念在鹤𣰉。
留着莲花峰,尚作未来想。
注释:
登华山未至莎萝坪而返:登上华山,还没到达莎萝坪就被返回。
云气遮山腰,半入仙人掌:山峰被云雾遮掩,如同半个仙人的手掌。
萦怀数十年,兹晨慰景仰:心中萦绕了几十年的思绪,在今晨得到了慰藉和仰慕。
石径如箭筈,篮舆遽来往:石头铺成的小路像箭簇一样直,竹制的车子急匆匆地来回穿梭。
身到眼界空,岧峣无殊象:我走到眼前,只觉得天地间仿佛一切都没有了区别。
共指奇峭处,变幻绝顶上:大家一起指着奇特险峻的地方,那里是华山的最高峰——绝顶。
帝座不可通,明星分霄壤:帝王的座位无法攀登,星星在天幕上分布。
始知天下事,毕念在鹤𣰉:这才懂得天下的事情,全都寄托在鹤的身上。
留着莲花峰,尚作未来想:留下了莲花峰,仍然抱有对未来的期待。
译文:
登上华山,还没到达莎萝坪就被返回。
山峰被云雾遮掩,如同半个仙人的手掌。
心中萦绕了几十年的思绪,在今晨得到了慰藉和仰慕。
石头铺成的小路像箭簇一样直,竹制的车子急匆匆地来回穿梭。
我走到眼前,只觉得天地间仿佛一切都没有了区别。
大家一起指着奇特险峻的地方,那里是华山的最高峰——绝顶。
帝王的座位无法攀登,星星在天幕上分布。
这才懂得天下的事情,全都寄托在鹤的身上。
留下了莲花峰,仍然抱有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登临华山的经历为题材,通过描绘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登华山未至莎萝坪而返”交代了诗人登山的原因和结果。诗人登上华山后,并没有继续前行,而是选择返回。这一行为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美景的留恋,以及对目的地的向往。
颔联“云气遮山腰,半入仙人掌”则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在山腰,仿佛半个仙人的手掌握着山峰,给人一种神秘而又高远的感觉。这一画面既展现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仙境般的自然景观的向往。
颈联“萦怀数十年,兹晨慰景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华山的情感体验。诗人心中萦绕了数十年的思念,终于在今晨得到了抚慰和仰望。这一情感变化既展现了诗人对华山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境界。
尾联“留得莲花峰,尚作未来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望和憧憬。虽然已经离开华山,但留给自己的只有莲花峰的美景,心中依然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幻想。这一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整首诗以诗人登山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华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诗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