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人机巧无不可,不膏不脂能吐火。一缕荧荧放电光,日暮人家燃千朵。
又有玻璃覆碗明,人家争置数盏灯。或悬虚空或插案,照耀微茫白雪生。
中国圣人制度备,颠扑不破传利器。流泽久长可百年,何乃世人竞为异。
西洋伎巧遍天下,中华物产失其利。我叹台湾尚洋灯,一端可以验风气。
安得尧舜重光出,世间还淳返朴归郅治。
诗句翻译及赏析:
- “西人机巧无不可,不膏不脂能吐火。一缕荧荧放电光,日暮人家燃千朵。”
- 诗句描述西洋灯的精巧设计:不需要任何油膏和蜡烛就可以点燃,只需一根线就能产生光亮。夜晚,无数的家庭都点着这样的灯光。
- 关键词注释:“西人机巧”指的是西方人的聪明才智;“不膏不脂”、“吐火”形容其无需任何燃料即可发光的特性;“一缕荧荧电光”形象地描绘了灯光的微弱而美丽;“日暮人家燃千朵”则展现了西洋灯在夜间的普遍使用场景。
- 赏析:此句展示了西洋灯的便利和实用,反映了西洋文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又有玻璃覆碗明,人家争置数盏灯。或悬虚空或插案,照耀微茫白雪生。”
- 诗句描绘了西洋灯的另一面:用玻璃制成的灯罩,更加精致美观;人们争相购买并在家中摆放多盏灯;有的悬挂在空中,有的插入桌面,为室内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 关键词注释:“又有”表示除了前文描述的特点外,还有新的情况出现;“玻璃覆碗明”形容灯具的透明且有光泽;“照耀微茫白雪生”则描绘了灯光透过玻璃反射出的效果,如同冬日里的雪景一般。
- 赏析:这一部分进一步展示了西洋灯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以及它如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中国圣人制度备,颠扑不破传利器。流泽久长可百年,何乃世人竞为异。”
- 诗句强调中国的圣人制度历史悠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尽管西洋灯的出现可能打破了传统的灯具形式,但并没有影响到这种文化的传承。
- 关键词注释:“中国圣人制度备”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颠扑不破传利器”意味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传统文化都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流泽久长可百年”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持久性;“何乃世人竞为异”则是对外界对西洋灯的追捧和文化偏见的一种反问。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以及对西洋文化入侵的警惕。
- “西洋伎巧遍天下,中华物产失其利。我叹台湾尚洋灯,一端可以验风气。”
- 诗句揭示了西洋灯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程度,以及这导致了中国传统物品(如瓷器、丝绸等)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作者感叹台湾仍保留着西洋灯,从而反映出台湾的文化特色和对西洋文化的接受度。
- 关键词注释:“西洋伎巧”指的是西洋人的聪明才智;“遍天下”表明西洋技藝的普及和影响力;“中华物产失其利”意味着中国传统产品在竞争中失去了优势;“我叹台湾尚洋灯”则是作者对台湾文化特色的肯定。
- 赏析:此句表达了对传统工艺衰落的担忧以及对台湾文化特色的赞赏。
- “安得尧舜重光出,世间还淳返朴归郅治。”
- 诗句提出了一个愿望:希望尧舜那样的贤君能够重现光辉,使世间回归到质朴和和谐的状态。这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关键词注释:“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代表了理想中的治国之道;“重光出”意味着再次恢复光明和繁荣;“世间还淳返朴归郅治”则是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 赏析:此句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