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有老妇,委作道旁喂。
无名登尺册,收容有同罪。
保甲连坐条,斯言非汝绐。
闻汝丈夫子,身材亦磊磈。
避乱逢倭兵,竟作刀边醢。
老妇无所依,流离成冗猥。
身体罹残疾,病容日腲腇。
视之怀为伤,赠之以货贿。
茫茫天地间,转轮为苦海。
沉溺彼何人,悲声有馀欸。
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
常持此寸心,聊以补真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受害者的同情和关心。下面是逐句解读:

援道殍志感(诗句)

  • 援: 救援或援助
  • 道: 道路
  • 殍: 饿死的人,特指因战争、瘟疫等原因导致饥饿而死的人
  • 志: 意愿或志向
  • 感: 感慨
  • 注释:通过“援”字可以看出,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于流离失所者的关注与帮助的愿望。
  • 赏析: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想要救援那些因战乱而陷入困境的人们,体现了他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茕茕有老妇,委作道旁喂(诗句)

  • 茕茕: 孤独的样子
  • 有: 存在
  • 老妇: 老年妇女
  • 委: 放置
  • 作: 成为
  • 道旁: 路边
  • 喂: 喂养,此处指照顾
  • 注释:描述了一位孤独的老妇人被遗弃在路边,需要他人的照顾。
  • 赏析:此句揭示了战争给平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及战争对老人和弱者的不公正对待。

无名登尺册,收容有同罪(诗句)

  • 无名: 没有名气或身份
  • 登(dēng): 登上,引申为记录或登记
  • 尺册: 古代户籍记录,这里比喻为记录生死簿
  • 收容: 收留
  • 同罪: 同样的罪行
  • 注释:这两句表达了战争使得所有无辜的人都受到同样的命运,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无一例外地遭受了战乱的打击。
  • 赏析: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所有人的不公,强调了人道主义的重要性。

保甲连坐条,斯言非汝绐(诗句)

  • 保甲: 古代的一种军事组织形式
  • 连坐: 一人犯法,全家受罚
  • 条: 条款
  • 斯言: 此话
  • 汝: 你们
  • 绐: 欺骗
  • 注释:这里的“连坐”指的是一种严酷的惩罚措施,即一个士兵犯罪,整个家庭都要承担惩罚。诗人在这里批评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
  • 赏析:诗人在这里呼吁公平正义,反对这种残酷的法律制度。

闻汝丈夫子,身材亦磊磈(诗句)

  • 闻汝: 听说你
  • 丈夫子: 儿子
  • 身材: 身体的形状或状态
  • 磊磈: 形容高大挺拔的样子
  • 注释:这句话可能是诗人听说某个家庭的男性成员(丈夫)在战争中受伤,但因为身材高大而被误认为是敌人,最终遭到杀害的故事。
  • 赏析:反映了战争中对普通百姓尤其是男子的歧视和暴力行为,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避乱逢倭兵,竟作刀边醢(诗句)

  • 避乱: 逃避战乱
  • 倭兵: 日本侵略军的士兵
  • 竟: 竟然,意外地
  • 刀边: 刀尖旁边,形容危险的地方
  • 醢: 古代一种食物加工方法,将肉剁碎后腌制成咸菜
  • 注释:描述了诗人在战乱中意外遭遇日军士兵,甚至可能因此丧命的情况。
  • 赏析:反映了战争的无情和对普通人的威胁,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老妇无所依,流离成冗猥(诗句)

  • 无所依: 没有依靠,形容处境艰难
  • 流离: 流浪,四处漂泊
  • 冗猥: 粗俗,这里指生活困顿,没有尊严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在战乱中失去了依靠,生活贫困潦倒。
  • 赏析: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冲击,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忽视。

身体罹残疾,病容日腲腇(诗句)

  • 罹: 遭受
  • 残疾: 身体残疾
  • 病容: 面容憔悴,形容生病的样子
  • 注释:描述了这位老妇人由于疾病而身体残疾,面容消瘦。
  • 赏析: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战争中人们的苦难。

视之怀为伤,赠之以货贿(诗句)

  • 视之: 看,这里指看到她的身体情况
  • 怀为伤: 因为看到了而感到悲伤痛苦
  • 赠之以货贿: 用财物来安慰她,贿赂她
  • 注释:诗人看到这位老妇人的身体状态后,感到十分难过,于是用财物来安慰她。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战争中人性缺失的批判。

茫茫天地间,转轮为苦海(诗句)

  • 茫茫: 广阔无边的样子
  • 转轮: 比喻世事如转轮般不断旋转,充满变数
  • 苦海: 比喻苦难深重的境地
  • 注释:描述了人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助,以及战争给人带来的无尽苦难。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苦难的深刻认识。

沉溺彼何人,悲声有馀欸(诗句)

  • 沉溺: 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 彼何人: 那是什么人呢?反问的语气
  • 悲声: 表示悲伤的声音
  • 注释:诗人在这里反问自己,为什么有人能够如此轻易地沉溺于战争的苦难之中,以至于发出如此悲伤的声音。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战争悲剧的哀叹。

总结: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通过对战争受害者的同情和关怀,诗人呼吁人们在战乱中保持善良和仁慈,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的揭露和反思,也是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深刻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