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放棹始回归,归到家中妇子喜。贩鱼过海收厚利,愿君莫厌风波靡!
君不见西夷捕鲸碧海中,冰山万仞无旭红。火轮冲冰或粉碎,牵出长鲸高隆隆。
又不见夷人捕鲸卖鲸油,烛龙下照夜不幽。海上烟樯日磅礴,任公大鱼三载求。
人生牟利忘蹭蹬,地上风波尤凌竞。我来崇武观打鱼,渔人起我望洋兴。
渔人低头听我歌,我歌月色满山多。山下潮声夜深起,回望台天淼淼水。

崇武观渔歌

【注释】:崇武,地名。棹,船桨。归,回来。贩,卖。莫厌,不要讨厌。夷,泛指少数民族或外族。西夷,这里指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族,如古印度、阿拉伯等。碧海中,大海深处。冰山万仞无旭红,冰山高达万丈,阳光照耀不显现红色,暗喻外族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火轮冲冰或粉碎,烈火冲击冰川,可能指外族侵略。长鲸高隆隆,大鲸鱼在海洋中游动。又不见夷人捕鲸卖鲸油,这里指的是外族掠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鲸鱼油等。烛龙下照夜不幽,烛龙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这里比喻外族统治下的夜晚并不光明。海上烟樯日磅礴,海上的船只桅杆上插着旗帜,太阳升起时显得气势磅礴。任公大鱼三载求,任由大海中大鱼游来游去。蹭蹬,仕途坎坷。忘蹭蹬,忘记官场上的得失。凌竞,竞争。我来崇武观打鱼,我来到崇武这个地方观赏捕鱼。渔人起我望洋兴,渔民看到我来了,也兴起了捕鱼的兴趣。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首联“春晴放棹始回归,归到家中妇子喜。”描绘了诗人春天出海归来,回到家中看到妻儿高兴的情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思念和对家人的关爱。

颔联“贩鱼过海收厚利,愿君莫厌风波靡!”则描述了渔民出海捕鱼的经历和感受。渔民在海上经历风浪,但仍然收获颇丰,希望外族统治者不要讨厌他们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渔民对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君不见西夷捕鲸碧海中,冰山万仞无旭红。火轮冲冰或粉碎,牵出长鲸高隆隆。”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渔民捕鲸的艰难和危险。西夷人在我国南海一带捕鲸,用烈火焚烧冰冻的海面,将鲸鱼拖出水面,然后将其杀死。这两句诗表达了渔民在捕鲸过程中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尾联“又不见夷人捕鲸卖鲸油,烛龙下照夜不幽。海上烟樯日磅礴,任公大鱼三载求。”则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渔民捕鲸后的生活状态。夷人将鲸鱼出售换得财富,而烛龙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外族的统治。海上的烟船日日升腾,任公大鱼(即鲸鱼)在水中自由游动,这三者都象征着外族统治下的繁荣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现状的担忧。

整首诗歌以渔民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对比的方式来展现渔民与外族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诗人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述和对外族统治的揭露,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坚守以及对人民幸福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