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
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
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
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
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旗旌。
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
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闲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
仿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
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
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
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这首诗是郑成功在1662年创作的,他当时已经收复了台湾。诗中描述了他收复台湾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
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
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
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
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旗旌。
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
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闲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
仿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
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
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
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赏析:
这首诗是郑成功在1662年创作的,他当时已经收复了台湾。诗中描述了他收复台湾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深沉的爱国情怀,展现了郑成功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分裂破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