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兄幸繁衍,而我独侘傺。
或者我持躬,不免有乖戾。
司命告于天,佞魃谗诸帝。
夺去宁馨儿,俾减传经计。
岂知沦伧荒,早已等舆隶。
斯文一线延,妄想千秋系!
讵比刘殷家,七儿分七艺。
区区不畀余,造物无乃厉!

我们来解析这首古诗的格式和内容。

诗句解释:

  1. 伤三儿弥月殇:表达了对三个儿子中夭折的一个的哀悼之情。
  2. 我兄幸繁衍,而我独侘傺:指我兄已子孙满堂,而我则孤独一人。
  3. 或者我持躬,不免有乖戾:表示即使自己保持端正,也会遭遇不顺。
  4. 司命告于天,佞魃谗诸帝:暗示有邪恶势力在背后操控,使事情不公。
  5. 夺去宁馨儿,俾减传经计:指夺走了珍贵的儿子,减少了传承文化的机会。
  6. 岂知沦伧荒,早已等舆隶:感叹自己的境遇已经变得非常糟糕,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车夫。
  7. 斯文一线延,妄想千秋系:意味着文化的传承如同一根细丝,难以持久。
  8. 讵比刘殷家,七儿分七艺:以刘殷家七子各自擅长七件事为例,讽刺自己无法拥有如此才华或地位。
  9. 区区不畀余,造物无乃厉: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愤怒,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译文:
我对三个儿子中的夭折者感到悲伤,我的哥哥却已繁衍子孙,而我却孤单一人。有时即使我保持着正直,也会遭遇不公正。那些司命之人向天地报告此事,邪恶势力在背后操纵,夺走了我的宝贵儿子,减少了我传承知识的机会。我怎能知道,我已沦落到与普通人一样的境地,甚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车夫。文化的传承就如同一根细丝,难以持续。这与刘殷家七个孩子各自擅长七件事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对此感到愤愤不平,认为造物主对我太过苛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诗人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和比喻也富有深意,如“斯文一线延”和“岂知沦伧荒”,都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