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读「禹贡」,缅仰禹王功。八载释玄书,四海尽来同。
稍长观史书,益慕禹王风。万里探禹穴,愿追太史公。
不信年迟暮,始到会稽中。会稽水渺渺,会稽山隆隆。
霈然下云雨,帝泽九州丰。馀润及海外,岂独限浙东!
我自海上来,中原见高嵩。曲阜拜孔子,兖州仰岱峰。
遍访九河迹,无若神禹工。直北上燕京,飙轮出居庸。
回舟下渤海,再度入吴淞。细考三江渎,亦为大禹通。
于兹拜禹庙,岂为骋游踪!禹陵咸若亭,万古白云封。
石壁菲饮泉,信乎俭德崇!窆石及古篆,卓立青芙蓉。
绕陵列云树,叠嶂若长墉。陵下姒家村,陵右谷神宫。
泽比谷林尧冢远,不共苍梧舜冢终。时世谈神奇,万灵来朝宗。
传说殿上梁,亦复化二龙。庙内苍水使,河精海若从。
我再登禹寺,寺后穴蒙蒙。宛委所封处,疑有藏圭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登会稽山》,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 登会稽山,拜禹王庙;上谒禹陵,观窆亭、访菲泉;再游禹王寺、探禹穴,转出陵坊;至山庭,读岣嵝碑三十韵。
注释:登上会稽山,拜见禹王庙;上到禹陵,参观窆亭和菲泉;再次游览禹王寺,探挖禹帝之墓,离开陵园;到达山庭,阅读岣嵝碑三十韵。
- 早年读「禹贡」,缅仰禹王功。八载释玄书,四海尽来同。
注释:早年阅读《禹贡》一书,敬仰禹王的功绩。花费了八年时间阅读《玄经》,四海之内都来向他学习。
- 稍长观史书,益慕禹王风。万里探禹穴,愿追太史公。
注释:逐渐接触并研究史书,更加敬仰禹王的风范。万里探寻禹帝之墓,希望能追随太史公司马迁的脚步。
- 不信年迟暮,始到会稽中。会稽水渺渺,会稽山隆隆。
注释:不相信年龄已晚,终于来到会稽。会稽的江水浩渺无际,会稽的山势高耸入云。
- 霈然下云雨,帝泽九州丰。馀润及海外,岂独限浙东!
注释:突然降下了云雨,皇帝的恩泽遍布九州。其滋润惠及远方海外之地,哪里只是限制在浙东地区呢!
- 我自海上来,中原见高嵩。曲阜拜孔子,兖州仰岱峰。
注释:我从海上来到这里,在中原见识到了高嵩。在曲阜拜见孔子,在兖州仰视泰山之巅。
- 遍访九河迹,无若神禹工。直北上燕京,飙轮出居庸。
注释:遍访黄河九曲的遗迹,没有比神禹更伟大的工程了。直接向北前往燕京,乘着疾驰的车轮出了居庸关。
- 回舟下渤海,再度入吴淞。细考三江渎,亦为大禹通。
注释:乘坐船回到渤海,再次进入吴淞江。仔细考察长江、黄河、淮河等三条江河,也是大禹开凿的通道。
- 于兹拜禹庙,岂为骋游踪!禹陵咸若亭,万古白云封。
注释:在这里拜谒禹帝的庙宇,不是为了游玩观光。禹帝陵墓位于咸若亭,那里有千年不化的白云。
- 石壁菲饮泉,信乎俭德崇!窆石及古篆,卓立青芙蓉。
注释:石头上的泉水清澈甘甜,确实体现了俭朴的美德!墓碑和古代的篆刻文字清晰可见,它们屹立在青翠的芙蓉之中。
- 绕陵列云树,叠嶂若长墉。陵下姒家村,陵右谷神宫。
注释:环绕着陵墓排列着云雾缭绕的树木,连绵不断的山峰如同长长的城墙。陵墓下方有姒家的村庄,陵墓右边有谷神宫。
- 泽比谷林尧冢远,不共苍梧舜冢终。时世谈神奇,万灵来朝宗。
注释:这里的泽地比尧帝的墓地还要遥远,它不会与苍梧舜帝的墓地一样最终消失。在这个世上谈论神奇之事,万物之灵都会来朝拜。
- 传说殿上梁,亦复化二龙。庙内苍水使,河精海若从。
注释:据说宫殿的梁木也变成了两条龙。庙内的官员是苍水的使者,河精和海神都会听从他的命令。
- 我再次登上禹王寺,寺庙后面的地方模糊不清。宛委所封处,怀疑里面隐藏着圭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