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峤崔巍此最东,天将奇险界蛮中。
炎洲气色鱼龙变,阴壑牙须虎豹雄。
天末几回瞻北斗,林端犹未换西风。
乡书欲寄无黄耳,谁识征人两鬓蓬。
【注释】
- 大庾岭: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为五岭之一。
- 五峤:指江西大余县境内的五岭,即武功山、南岭、九连山等。崔巍:高峻。
- 天将奇险界蛮中:上天要把这里定为边关和边境。
- 炎洲:南方之洲。气色:气候。鱼龙变:风云变幻。
- 阴壑:山沟。牙须:山石。虎豹雄:形容地势险要如虎豹。
- 天末:天的边缘,极远之处。几回瞻北斗:多少次抬头望北斗星。
- 林端:树梢上。犹未换西风:还未转凉,说明天气还暖。
- 黄耳:传说中的黄色口吻动物,能传书。
- 谁识征人两鬓蓬:谁能理解出征人的两鬓已经斑白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大庾岭的险峻,并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之情。
首句写大庾岭最东边的山峰高峻挺拔,气势磅礴。“崔巍”形容山峰高大而雄伟,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此最东”表明这里的山峰在五岭中最为突出。
次句通过描绘大庾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一步突出其险峻的特点。“天将奇险界蛮中”意味着大庾岭地处险要,是边疆的象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三句写大庾岭的气候多变,风云变幻莫测。“炎洲气色鱼龙变”,暗示着大庾岭地区常常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时而炎热,时而寒冷。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当地的动植物生活,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第四句以大庾岭周围的山石来比喻其地势的险要和壮观。“阴壑牙须虎豹雄”意味着这些山石形状奇特,犹如虎豹一般威武雄壮,展现出一种雄浑的气息。
第五句写大庾岭的极远处可以望见北斗七星。“天末几回瞻北斗”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星空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描述在大庾岭附近的树林中尚且没有感受到秋风的凉爽,说明天气仍然温暖。这与前句的寒冷形成了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大庾岭的险峻。
第七句回到主题,诗人再次提到自己身处大庾岭之上,但心中却难以割舍对家乡的挂念。“乡书欲寄无黄耳”意味着他想要寄出一封家书,但是没有找到能传递信息的黄鹂鸟。这表达了他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谁识征人两鬓蓬”,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鬓边的白发感到困惑和无奈。他不知道谁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感受,只能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整首诗通过对大庾岭的描绘和对征人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道路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