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胡尘黯四方,忍看鳞介易冠裳。
最难义侠求沧海,如此河山对夕阳。
流血千秋侪武穆,复仇九世重齐襄。
锄非两字分明记,耿耿精灵倘未亡。

【注释】

刘烈士炳生:指南宋抗金名将刘光世。八首,即《吊刘烈士炳生》八首诗。五选,即《吊刘烈士炳生》五首选一、二、三、四句。

忍看鳞介易冠裳:不忍心看那些鱼鳖之辈也穿上了官服(指宋室投降派),换上了官衔(指南宋朝廷)。

义侠求沧海:指岳飞抗金的忠义精神。沧海,比喻大义浩荡如海,这里指北方抗金战场。

如此河山对夕阳:意指南宋国势衰败,面对残破的山河和西下的日落。

流血千秋侪武穆:指岳飞等为收复失地而流的血,千秋万代都记着他们的功绩。

复仇九世重齐襄:指南宋末年,宋将张世杰在海陵王时,曾率军与元兵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后来张世杰被俘,在海上漂泊多年,至死不降,死后葬在潮阳县南门外的石井里。后人称为“潮阳张公庙”。齐襄,指张世杰。

锄非两字分明记:指陆游的《剑南诗稿》中“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句,意谓要像铲除杂草一样铲除腐败现象,使国家长治久安。

耿耿精灵倘未亡:指陆游虽已年老体衰,但他的忠诚精神和爱国情操并未消亡。

【赏析】

《吊刘烈士炳生八首选五》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组诗。陆游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多次上书力陈抗金大计,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此诗为悼念刘光世而作。

第一首:首句“滚滚胡尘黯四方”,起笔点题,写南宋沦陷后外敌入侵的形势。胡尘,指北方敌人,也暗指蒙古军队。滚滚,形容声势之大、来势之猛。黯,昏暗、阴暗之意。这一句从侧面写出了南宋的国势衰败,国土沦丧。接着两句,作者由眼前景象联想到历史人物。刘光世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军事家,他曾经率领水师抗击金兵,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而,他却因为投降而遭到了世人的唾弃。在这里,作者用“忍看”一词来形容自己的无奈和愤慨之情,表达了对刘光世的深深惋惜之情。

第二首:首句“最难义侠求沧海”,承接上句而来,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怀念之情。义侠,指忠诚报国的英雄豪杰;求沧海,指追求收复失地的决心。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岳飞的敬佩之情,又体现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渴望。接下来两句,作者通过描绘岳飞抗金战争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抗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后两句,作者通过对“流血”和“复仇”这两个主题的描绘,表达了对岳飞等民族英雄的赞美之情。这两句话既是对岳飞等人的赞扬,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激励和鼓舞。

第三首:首句“如此河山对夕阳”,起笔点题,继续写刘光世的悲剧命运。河山,指国家疆土;夕阳,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思考。紧接着的两句,作者从正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即使国家面临危难和困难,也不能放弃抵抗和奋斗的精神。

第四首:首句“流血千秋侪武穆”,直接点明主题,赞颂岳飞为国捐躯的壮举。武穆,是指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是一位以忠诚报国、英勇善战著称的历史人物。这一句既歌颂了他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又体现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第五首:首句“复仇九世重齐襄”,承接上句而来,再次强调了复仇的主题。九世,泛指多个朝代;齐襄,指张世杰(南宋末年将领)曾率军与元兵血战。这一句既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又体现了对其英勇事迹的赞美和怀念。接下来的句子,作者是说尽管历经艰难困苦,但张世杰仍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最终在战场上英勇殉国。

第六首:首句“锄非两字分明记”,承上启下,总结了前文所述的历史事件并引出新的议论。锄非,指扫除邪恶和腐败现象;两字,指“锄非”二字。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和总结,又体现了对未来社会风气的期待和希望。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这一主题的具体阐述:我们应该像清除杂草一样,铲除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腐朽思想和行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这首诗共有六首,每一首都紧密相扣,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和艺术结构。全诗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为主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期许与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