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风翻野草香,岭头云盖夕曛黄。
欲登高处马蹄缓,刚落店时人影长。
民到于今真梦梦,我行其野倍伥伥。
漫从上谷趋同谷,直向咸阳出晋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洪洞道中》。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水面风翻野草香,岭头云盖夕曛黄。
译文:水面上风吹动着野草散发出阵阵香气,岭头上云彩覆盖着夕阳映照出黄色的光辉。
欲登高处马蹄缓,刚落店时人影长。
译文:想要登上高处,却感觉马蹄缓慢;刚刚在客栈休息时,人的影子显得格外漫长。
民到于今真梦梦,我行其野倍伥伥。
译文:百姓们至今仍然生活在梦中,而我行走在这荒野之中,倍感茫然无助。
漫从上谷趋同谷,直向咸阳出晋阳。
译文:我漫无目的地从上谷出发前往同谷地区,直接前往咸阳方向,最终抵达晋阳。
注释:
- “水面风翻野草香”中的“香”指的是野草被风吹动后散发出的清新气息。
- “岭头云盖夕曛黄”中的“曛黄”描述的是傍晚时分,阳光照射下,云层形成的金黄色辉映效果。
- “欲登高处马蹄缓”中的“欲登高”表明作者想要达到更高的境界或目标。
- “民到于今真梦梦”可能暗指百姓至今仍处在梦境之中,无法摆脱现实困境。
- “我行其野倍伥伥”中的“伥伥”形容作者在荒野中行走时感受到的迷茫和无助。
- “漫从上谷趋同谷”中的“漫从”意为随意地、无目的跟随。
- “直向咸阳出晋阳”描述了作者的行动路线,从一个地方直通另一个地方,暗示着某种目的性或者决心。
- “上谷”(位于今河北省)和“同谷”(也位于今河北省)都是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旅途中的地点。
- “咸阳”和“晋阳”也是中国古代的两个著名城市,分别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和山西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所见所感的诗歌。王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动作,以及对比的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首二句写景,描绘了旅途上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两句则转向行动,描述了诗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旅程。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