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公提倡斯社成,不才甘作群贤役。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点题,说明这首诗是写给三先生的,而“叠韵和祝味”则是诗人的自称。中间两句,诗人以谦卑自居,表明自己甘愿为三先生效力。“赖公提倡斯社成”,指诗人因赖先生的支持,才促成了“叠韵”与“祝味”两个诗社的形成。“不才甘作群贤役”,说自己虽无才能,但愿意做三先生等人的助手,为他们的诗社服务。此诗表现了诗人对诗坛前辈的尊重,也表达了他愿意为诗歌事业尽职尽力的思想。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却字字珠玑,语语感人,堪称佳作。

【答案】

叠韵:叠韵体,即押韵的诗体。古代诗词中多用入声韵,如去声二十四敬、三十六径韵等。

祝味:古时诗文讲究韵律和谐,所谓“合韵”。

赖公: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任苏州刺史。

“叠韵和祝味三先生”:指刘禹锡、白居易和元稹三位大诗人。

叠韵体:一种注重声韵格律,押同部或相邻部的韵,每句诗的末字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古诗体裁。

“叠韵”,即押同韵的诗体;“和”指和韵,即押同一韵部的诗。

“叠韵和祝味”,即“叠韵”和“和韵”。

“叠韵”,即押同韵的诗体。

“叠韵”就是“押同韵”,也就是“押同部的韵”。“和韵”就是“押同一韵部的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标志着我国诗歌进入自觉创作的新时期。《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区的地方歌谣,包括十五国风,有160篇;雅是周王朝京城地区的宫廷宴飨歌辞,有12篇;颂是朝廷宗庙祭祀时的赞歌,共有40篇。

《诗经》在艺术形式上具有高度的成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四言”(四字一句),这种简洁明快的形式一直影响到后世。

《诗经》中有许多篇章都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其中最著名的要算《关雎》了。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在河边遇见了一位采荇的女子,两人相谈甚欢,于是便结伴而行,一同到河心小洲采摘荇菜。后来,他们又一同坐在船上唱起了悦耳的歌来。全诗只有二十四个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情景。

《诗经》在艺术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抒情性。这些抒情诗,往往通过一些生活细节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仿佛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感情波动。

《诗经》中的民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因此成为后代文人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诗经》不仅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外国学者都认为《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汉赋继承了《诗经》的一些艺术技巧,如铺陈排比,多用比喻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思想的兴起,诗歌开始追求清谈玄远的意境,这在《诗经》中就有所体现。唐代是《诗经》研究的高峰期,许多名家都曾深入研究过《诗经》,并写出了大量论文。宋代以后,许多文人也开始学习《诗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