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晓雨初晴,岿然见城垒。
江流环断烟,人家秋树里。
枳棘有高枝,鸾凤暂栖止。
圣贤天下心,所至无不理。
至今弦歌声,汤汤在流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过武城谒言子祠”一诗进行简要分析。答题时,注意从诗歌的标题、诗句内容、表达技巧等角度入手,结合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此题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抓住相应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中,“舟晓雨初晴,岿然见城垒。江流环断烟,人家秋树里。”写诗人在船中看到城外的山城。首两句点出时间是清晨,天气刚转晴。第三句“江流环断烟”写江水环绕山城,烟雾缭绕。第四句“人家秋树里”写山城的人家,秋树之中。这四句写的是诗人在船上看到的武城城景,表现了诗人对武城的赞美之情。接下来“枳棘有高枝,鸾凤暂栖止。圣贤天下心,所至无不理。”写城中的景物。枳棘有高枝,鸾凤暂栖止。这两句用典,“枳棘有高枝”指《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孔丘语),意即不怕别人不了解我们,只怕自己不能成才。而“鸾凤暂栖止”则暗用《左传·定公三年》:“子产听政郑国,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疆,井有伍长。”“鸾凤”喻指贤能之人。诗人在这里借“枳棘”比喻小人,借“鸾凤”比喻贤人。这两句的意思是:城内的枳棘虽多,但仍然能够生长高高的枝条;虽然暂时栖息在树上,但最终能够飞往远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殷切希望。接下来“圣贤天下心,所至无不理”两句是说,圣贤之人是天下人心所向,他们走到哪里,都能够得到人们的爱戴和拥戴。这两句也是对前文的回应,表明诗人认为武城之所以受到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它有贤良的君主。接下来“至今弦歌声,汤汤在流水。”写武城百姓生活。这两句意为:至今还流传着琴瑟之声和悠扬的歌声,它们像江河之水一样流淌不息。这两句既是对武城民众生活的描写,也是对武城美好前景的展望。
【答案】
过武城谒言子祠
舟晓雨初晴,岿然见城垒。江流环断烟,人家秋树里。
枳棘有高枝,鸾凤暂栖止。圣贤天下心,所至无不理。
至今弦歌声,汤汤在流水。
译文:“舟晓雨初晴,岿然见城垒。江流环断烟,人家秋树里。枳棘有高枝,鸾凤暂栖止。圣贤天下心,所至无不理。至今弦歌声,汤汤在流水。”
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贬官期间经过武城时所作的一首吊古怀贤之作。首联开门见山地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武城的景色;颔联进一步描写武城的自然景观;颈联以“圣贤”为题,点明主旨;尾联由景入情,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对武城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