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碑鬼物护山河,中有高人隐薜萝。
化蝶寻秋香入梦,感时花溅泪痕多。
梦蝶园
残碑鬼物护山河,中有高人隐薜萝。
化蝶寻秋香入梦,感时花溅泪痕多。
注释:在梦中化身为蝴蝶,寻找秋天的香气进入自己的梦境,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感叹花儿被泪水打湿的痕迹更加明显。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的诗句,通过对梦境中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梦蝶”这一意象,象征着人生如梦,变幻莫测;而“化蝶”又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重生。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残碑鬼物护山河,中有高人隐薜萝。
化蝶寻秋香入梦,感时花溅泪痕多。
梦蝶园
残碑鬼物护山河,中有高人隐薜萝。
化蝶寻秋香入梦,感时花溅泪痕多。
注释:在梦中化身为蝴蝶,寻找秋天的香气进入自己的梦境,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感叹花儿被泪水打湿的痕迹更加明显。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梦境与现实的诗句,通过对梦境中的景象和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梦蝶”这一意象,象征着人生如梦,变幻莫测;而“化蝶”又寓意着生命的轮回和重生。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 道署前一日火起余率属徒步驰救传令本标兵弁舁署置水龙灌扑幸得大雨时行火焰浸熄 - “道署前一日火起”:指在道路署(官署)前面发生了火灾。 - “余率属徒步驰救”:我带领我的部下步行去救援。 - “传令本标兵弁舁署”:传达命令给本标的士兵和弁人,让他们搬运署内的东西。 -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诗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译文:台南的盐政被归为台湾道的官员负责,但是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委员中缺乏廉洁的人。这种现状让人感到惋惜。 - 关键词:台南、盐政、归台道、积弊 - 注释:台南,台湾的旧称之一;盐政,指盐的生产和贸易管理事务;归台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干旱的乡村景象,通过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反应和期盼。 诗句解析: 1. 赤日烁田园,渴雨麦焦死。(赤日:炎热的太阳;烁:照射;田园:农田) - 注释:太阳炙烤着农田,使麦子焦枯而死。 - 赏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烈日对农作物的破坏。 2. 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田园:农田;复:没有;黄埃:黄色的尘土;苍耳:一种植物) - 注释
乘风自南来,踏月复北去。 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烟树。 老范意殷勤,停骖且小住。 借问山中人,结庐在何处。 诗意赏析: 1. 乘风自南来,踏月复北去: - 诗人从南方乘风而来,又踏月北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旅途图景,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势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 “乘风”象征自由与迅速,“踏月”则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2. 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烟树: - 诗人无法攀登到高耸入云的仙人之居
诗句释义: 1. 六月初七日夜获甘霖连日大雨滂沱赋此志喜——描述诗人在六月七日夜晚,因为大雨而获得了甘霖,从而感到欣喜。 2. 蕴隆何瞵瞵,亭午赤日高。望霓愿未酬,眼穿心尤焦。——形容天气的炎热和心情的焦躁。 3. 岂料一霎风,为我驱郁陶。是时碧宇朗,霾翳无纤毫。——突然之间一阵风来,驱散了闷热和压抑,让天空变得明朗,没有一丝云彩。 4. 陡泼数升墨,群峰青忽韬。龙爪攫昏黑,隐跃空中翱
年复一年,时光如梭。 唐赞衮的《范继庭同年馈自鸣钟赋谢·其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诗句“一年三百六旬,一日一十二时”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也暗示了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长河。而“同年同官相遗,台地可识地支”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衮于辛卯” - 关键词解释: 衮,这里指代诗人,辛卯可能是一个年份,用于标识时间。 - 赏析: 此句表明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和主体。 2. “奉檄权台臬道” - 关键词解释: 檄,古代官府发出的文书;权台臬道,即临时担任的司法或行政职务。 - 赏析: 描述了诗人因受任命而暂时承担司法或行政工作的情况。 3. “下车伊始即以清理庶狱为务” - 关键词解释: 下车
这首诗是光绪十八年,即公元1892年三月初六日,筱村中丞在台南明伦堂讲书时,突然大震而作的。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句: - 堂皇高坐地震惊,满堂漱湱洪涛声。 - 如驾海舶樯忽倾,头目眩转浮沧溟。 - 诸生罢讲相向瞪,魂摇气慑神渐惺。 - 须臾奠定邀神灵,险遭不测人其坑。 - 我于其中浩叹兴,两间无处无亏盈。 - 世界本由缺陷成,自古断鳌鳌足胫。 -
净翠园截句十二首 唐赞衮的《净翠园截句十二首姑录其三馀从删汰》以清新脱俗之笔,勾勒出一幅秋日园景。“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时分,诗人在微风和残月之下醒来,半榻上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手中拿着一卷诗卷,似乎在寻找灵感。 “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近菊花时。”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他看到满园的秋色无法阻挡,又到了菊花盛开的季节,便不禁感慨万分
光绪甲午年,1894年。春天到夏天,全郡不下雨,农民难以播种耕种,心中暗自忧虑。还是恭敬地迎接冈山观音大士进入城中,那天神甫降而雨大作,自午时至戌时,四野均沾恩泽,如果不是神的赏赐,我无法如此高兴。因此以诗记之并酬神惠。 去年苦旱暵,民力嗟已竭。 幸早叨神贶,来苏被甘泽。 今年春徂夏,炎炎炽烈日。 有如病后病,元气讵能摄。 方社殚圭璧,夜愁星斗灿。 家家插柳枝,鼓声每达旦。 市既禁屠宰
梦蝶园 门迎魁斗美人乡,寂寞园亭冷夕阳。 一枕陶然谁唤觉,蘧蘧为蝶忽为庄。 注释: 梦蝶园:指诗人梦中的园林。 门迎魁斗美人乡:形容园中景色优美,如同人间仙境。 寂寞园亭冷夕阳:园亭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寂冷清。 一枕陶然谁唤觉:形容诗人在梦中陶醉其中,仿佛忘记了时间。 蘧蘧为蝶忽为庄:形容诗人在梦中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冒险,从蝴蝶变成了庄子。 赏析: 这首诗以梦境为背景,通过对园景和人物的描绘
春风桃李簇花开,云海身亲洗眼来。 衣钵师传钦硕学,始知岩邑有澹台。 注释:春天到了,桃花、李花争相开放,就像一群群的小鸟在树上嬉戏。云海茫茫,我亲自来到这云海之中,仿佛洗净了眼睛。师傅传授给我衣钵,让我学习医术,我深知这里的医学人才辈出,有位名叫澹台的医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色,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医术事业的追求和执着。诗中“春风”“桃李”等意象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
【注释】 1.镜清桥:位于浙江杭州西泠桥附近。2.圣朝:指朝廷。3.蓬瀛:蓬莱、瀛洲,均为仙境。4.分巡:巡视管辖。5.赤城:地名,在今河北正定县西北,因地有赤城山而得名。6.鳌(áo)柱:大龟,传说中能镇住洪水的神兽。7.鲵鲸:古代传说中一种水族。8.极:尽。9.虹梁:彩虹般的桥梁。10.作:成为。11.靖:平定。 【赏析】 本诗是作者为重建颜曰镜清桥而写的,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净翠园截句十二首 唐赞衮的《净翠园截句十二首姑录其三馀从删汰》以清新脱俗之笔,勾勒出一幅秋日园景。“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时分,诗人在微风和残月之下醒来,半榻上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手中拿着一卷诗卷,似乎在寻找灵感。 “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近菊花时。”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他看到满园的秋色无法阻挡,又到了菊花盛开的季节,便不禁感慨万分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诗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译文:台南的盐政被归为台湾道的官员负责,但是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委员中缺乏廉洁的人。这种现状让人感到惋惜。 - 关键词:台南、盐政、归台道、积弊 - 注释:台南,台湾的旧称之一;盐政,指盐的生产和贸易管理事务;归台道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陈澧,字若霖,号东甫,湖南长沙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曾担任福建船政学堂监督、总理衙门章京等职。此诗作于1862年(同治元年)五月,当时太平天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时局艰难的忧虑之情。 首句“烟土流毒久”,描绘了鸦片泛滥成灾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毒品泛滥成为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