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云夹日金乌吞,祝融御空乘朱轩。
大地忽作秦宫燔,不可向迩如燎原。
猛势排荡裂厚坤,大声拉杂喧海垠。
红光焰焰浮朝暾,居人四出如惊猿。
焚彻大逵通余辕,亟令标弁腰带鞬。
率属汹汹车无幡,列校严比将军屯。
黑云前导长竿㠾,郁攸气逼如炙膰。
挈持瓶罂兼瓦盆,五石之瓠浮大樽。
水能倒吸银河翻,欲撼天阙为平反。
壮士奋怒众目瞹,波涛下注濡地根。
焦头烂额哀元元,虔诚默祷叩帝阍。
须臾融风熄市垣,大雨一洗疮痍痕。
三十六皇皆手援,焚香再拜酬天恩。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 道署前一日火起余率属徒步驰救传令本标兵弁舁署置水龙灌扑幸得大雨时行火焰浸熄

  • “道署前一日火起”:指在道路署(官署)前面发生了火灾。

  • “余率属徒步驰救”:我带领我的部下步行去救援。

  • “传令本标兵弁舁署”:传达命令给本标的士兵和弁人,让他们搬运署内的东西。

  • “灌扑”:用水灭火。

  • “幸得大雨时行火焰浸熄”:幸好下起了大雨,大火被及时扑灭了。

  • 赤云夹日金乌吞,祝融御空乘朱轩。

  • “赤云夹日”:天空中的红色云彩环绕着太阳。

  • “金乌吞”:太阳被红色的云彩遮住。

  • “祝融御空”:祝融氏驾御天空,乘坐着红色的车子。

  • “乘朱轩”:乘坐着红色的马车。

  • 大地忽作秦宫燔,不可向迩如燎原。

  • “忽作秦宫燔”:突然变成了像秦国宫殿一样的燃烧物。

  • “不可向迩如燎原”:非常近的距离也好像像火烧的原野一样难以接近。

  • 猛势排荡裂厚坤,大声拉杂喧海垠。

  • “猛势排荡裂厚坤”:猛烈的势头撕裂了厚重的土地。

  • “大声拉杂喧海垠”:巨大的声响在广阔的海面上回荡。

  • 红光焰焰浮朝暾,居人四出如惊猿。

  • “红光焰焰浮朝暾”:红色的火光在朝阳中浮动。

  • “居人四出如惊猿”:人们四处逃散,就像惊慌的猿猴。

  • 焚彻大逵通余辕,亟令标弁腰带鞬。

  • “焚彻大逵通余辕”:大火蔓延到了大道的尽头,连我的指挥车也被烧着。

  • “亟令标弁腰带鞍”:迅速命令士兵带上马笼头和弓箭准备战斗。

  • 率属汹汹车无幡,列校严比将军屯。

  • “率属汹汹”:士兵们情绪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 “车无幡”:没有旗帜指挥,混乱无序。

  • “列校严比将军屯”:士兵们严格地按照军纪来布置,就像是一支军队在驻扎。

  • 黑云前导长竿㠾,郁攸气逼如炙膰。

  • “黑云前导长竿㠾”:黑色的乌云在前面引导,长长的竿子像是在燃烧。

  • “郁攸气逼如炙膰”:浓郁的烟气逼近,就像燃烧的柴火。

  • 挈持瓶罂兼瓦盆,五石之瓠浮大樽。

  • “挈持瓶罂兼瓦盆”:提着瓶子和罐子,还有瓦盆等杂物。

  • “五石之瓠浮大樽”:用五个石碗装水,水从葫芦里流出。

  • 水能倒吸银河翻,欲撼天阙为平反。

  • “水能倒吸银河翻”:倒吸的水能够使银河翻转。

  • “欲撼天阙为平反”:想要动摇天庭,为百姓讨回公道。

  • 壮士奋怒众目瞹,波涛下注濡地根。

  • “壮士奋怒众目瞹”:勇士们愤怒的眼神让所有人都感到害怕。

  • “波涛下注濡地根”:波浪冲击下来,淹没了地面的根基。

  • 焦头烂额哀元元,虔诚默祷叩帝阍。

  • “焦头烂额哀元元”:头发都烧焦了,脸上都是伤痕,大家都在哀悼无辜的人们。

  • “虔诚默祷叩帝阍”:虔诚地祷告希望上天能够保佑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以及人们面对灾难时的惊恐和无奈。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将火焰、雷电、烟雾等自然现象与人们的情感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