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赞衮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 道署前一日火起余率属徒步驰救传令本标兵弁舁署置水龙灌扑幸得大雨时行火焰浸熄 - “道署前一日火起”:指在道路署(官署)前面发生了火灾。 - “余率属徒步驰救”:我带领我的部下步行去救援。 - “传令本标兵弁舁署”:传达命令给本标的士兵和弁人,让他们搬运署内的东西。 -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诗句:台南盐政归台道督办而积弊甚深皆由委员少廉洁者殊可慨也 - 译文:台南的盐政被归为台湾道的官员负责,但是问题非常严重,主要是因为委员中缺乏廉洁的人。这种现状让人感到惋惜。 - 关键词:台南、盐政、归台道、积弊 - 注释:台南,台湾的旧称之一;盐政,指盐的生产和贸易管理事务;归台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干旱的乡村景象,通过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反应和期盼。 诗句解析: 1. 赤日烁田园,渴雨麦焦死。(赤日:炎热的太阳;烁:照射;田园:农田) - 注释:太阳炙烤着农田,使麦子焦枯而死。 - 赏析: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烈日对农作物的破坏。 2. 田园复何有,黄埃间苍耳。(田园:农田;复:没有;黄埃:黄色的尘土;苍耳:一种植物) - 注释
乘风自南来,踏月复北去。 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烟树。 老范意殷勤,停骖且小住。 借问山中人,结庐在何处。 诗意赏析: 1. 乘风自南来,踏月复北去: - 诗人从南方乘风而来,又踏月北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旅途图景,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势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 “乘风”象征自由与迅速,“踏月”则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2. 仙云不可攀,相思殢烟树: - 诗人无法攀登到高耸入云的仙人之居
诗句释义: 1. 六月初七日夜获甘霖连日大雨滂沱赋此志喜——描述诗人在六月七日夜晚,因为大雨而获得了甘霖,从而感到欣喜。 2. 蕴隆何瞵瞵,亭午赤日高。望霓愿未酬,眼穿心尤焦。——形容天气的炎热和心情的焦躁。 3. 岂料一霎风,为我驱郁陶。是时碧宇朗,霾翳无纤毫。——突然之间一阵风来,驱散了闷热和压抑,让天空变得明朗,没有一丝云彩。 4. 陡泼数升墨,群峰青忽韬。龙爪攫昏黑,隐跃空中翱
年复一年,时光如梭。 唐赞衮的《范继庭同年馈自鸣钟赋谢·其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诗句“一年三百六旬,一日一十二时”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感,也暗示了宇宙运行的自然规律。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长河。而“同年同官相遗,台地可识地支”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环境对于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衮于辛卯” - 关键词解释: 衮,这里指代诗人,辛卯可能是一个年份,用于标识时间。 - 赏析: 此句表明诗歌创作的时间背景和主体。 2. “奉檄权台臬道” - 关键词解释: 檄,古代官府发出的文书;权台臬道,即临时担任的司法或行政职务。 - 赏析: 描述了诗人因受任命而暂时承担司法或行政工作的情况。 3. “下车伊始即以清理庶狱为务” - 关键词解释: 下车
这首诗是光绪十八年,即公元1892年三月初六日,筱村中丞在台南明伦堂讲书时,突然大震而作的。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句: - 堂皇高坐地震惊,满堂漱湱洪涛声。 - 如驾海舶樯忽倾,头目眩转浮沧溟。 - 诸生罢讲相向瞪,魂摇气慑神渐惺。 - 须臾奠定邀神灵,险遭不测人其坑。 - 我于其中浩叹兴,两间无处无亏盈。 - 世界本由缺陷成,自古断鳌鳌足胫。 -
净翠园截句十二首 唐赞衮的《净翠园截句十二首姑录其三馀从删汰》以清新脱俗之笔,勾勒出一幅秋日园景。“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清晨时分,诗人在微风和残月之下醒来,半榻上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手中拿着一卷诗卷,似乎在寻找灵感。 “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近菊花时。” 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他看到满园的秋色无法阻挡,又到了菊花盛开的季节,便不禁感慨万分
光绪甲午年,1894年。春天到夏天,全郡不下雨,农民难以播种耕种,心中暗自忧虑。还是恭敬地迎接冈山观音大士进入城中,那天神甫降而雨大作,自午时至戌时,四野均沾恩泽,如果不是神的赏赐,我无法如此高兴。因此以诗记之并酬神惠。 去年苦旱暵,民力嗟已竭。 幸早叨神贶,来苏被甘泽。 今年春徂夏,炎炎炽烈日。 有如病后病,元气讵能摄。 方社殚圭璧,夜愁星斗灿。 家家插柳枝,鼓声每达旦。 市既禁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