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鼙鼓动滇黔,伟业巍然震古今。
海内已酣洪宪梦,天南犹醉共和心。
神奸虽踣根还在,病国多难感最深。
风雨漂摇怀烈士,长教披发助悲吟。
【注释】
- 云南起义纪念日:指1915年4月9日蔡锷、李烈钧、唐继尧联合发动的反袁世凯护国之役。
- 依韵和邃汉室主人率成二律:指作者依韵和《邃汉室主人》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梁启超)。
- 当年鼙鼓动滇黔:当年,指1915年;鼙鼓,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号施令的鼓声;震古今,震动古今。
- 海内已酣洪宪梦:指当时全国已经沉浸在袁世凯称帝的美梦中。
- 天南犹醉共和心:天南,指南方;醉,陶醉。共和心,指拥护民国的心。
- 神奸虽踣根还在:神奸,指袁世凯;踣(bó),倒下;根还在,比喻势力仍然存在。
- 病国多难感最深:病国,使国家受难;多难,灾难重重;感最深,感情最为深厚。
- 风雨漂摇怀烈士:飘摇,摇摆不定;怀烈士,思念烈士。
- 长教披发助悲吟:长教,总是;披发,披散头发;助悲吟,助唱挽歌。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诗人在纪念云南起义纪念日时,写下了这首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勇烈士的怀念以及对袁世凯的不满和谴责。
首联“当年鼙鼓动滇黔,伟业巍然震古今。”描述了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联合发动的反袁世凯护国之役。这一历史事件震动了古今。颔联“海内已酣洪宪梦,天南犹醉共和心。”则是说当时全国已经沉浸在袁世凯称帝的美梦中。颈联“神奸虽踣根还在,病国多难感最深。”则表明即使袁世凯已经倒下,但他的势力仍然存在,而且由于国家的动荡和苦难,人们对他的不满也达到了最高点。尾联“风雨漂摇怀烈士,长教披发助悲吟。”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们的怀念和哀悼,以及他总是用披发的形式来表达对挽歌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勇烈士的怀念以及对袁世凯的不满和谴责。同时,诗人还通过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