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
闻杨愚公至锡赋此邀之二首
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
注释:
- 不作高官作逸民:不追求做高官,而是做平民百姓。逸民,指不受世俗约束的隐士。
- 云霄一羽绝纤尘:意指如云霄中飘渺的羽毛般洁净无瑕。
- 马君老去远悬帐:指的是马君年纪大了,已经退休在家了。
- 曾子归来未毁薪:曾子归来后没有毁掉用来烧饭的柴火。曾子是古代儒家学者,这里借指朋友。
- 漆室多忧空洒泪:指因为担心漆器的损坏而常常流下眼泪。
- 砚田无恙且容身:比喻在学术或文学上有所成就,不必为生计发愁。
- 乡村黄叶江南好:指家乡乡村景色美丽,秋天的落叶更显得金黄。
- 莫厌轮蹄往返频:不要讨厌车马往来频繁,意味着对友人的邀请不要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闻杨愚公(即杨万里)来到无锡之后所作。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友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追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做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士。这里的“云霄一羽绝纤尘”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如同云中的羽毛一样纯洁无暇,不受世俗的干扰。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这两句则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友谊之情。马君(马姓的隐士)年岁已高,已经远离官场生活,过着闲适的生活;而曾子则归来了,他们之间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这里的“未毁薪”暗示着他们的友情如同柴火一样坚固,不会被时间的流逝所磨灭。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他担心家乡的漆器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受损,因此常常为此感到忧虑而流泪。而在学术或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他,则无需为生计所困扰,可以安心地生活。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到来的喜悦之情。他期待着与好友一同欣赏家乡的美景,一起享受这份悠闲的时光。同时,他也不希望被频繁的旅行所打扰,希望好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