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

闻杨愚公至锡赋此邀之二首

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

注释:

  1. 不作高官作逸民:不追求做高官,而是做平民百姓。逸民,指不受世俗约束的隐士。
  2. 云霄一羽绝纤尘:意指如云霄中飘渺的羽毛般洁净无瑕。
  3. 马君老去远悬帐:指的是马君年纪大了,已经退休在家了。
  4. 曾子归来未毁薪:曾子归来后没有毁掉用来烧饭的柴火。曾子是古代儒家学者,这里借指朋友。
  5. 漆室多忧空洒泪:指因为担心漆器的损坏而常常流下眼泪。
  6. 砚田无恙且容身:比喻在学术或文学上有所成就,不必为生计发愁。
  7. 乡村黄叶江南好:指家乡乡村景色美丽,秋天的落叶更显得金黄。
  8. 莫厌轮蹄往返频:不要讨厌车马往来频繁,意味着对友人的邀请不要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听闻杨愚公(即杨万里)来到无锡之后所作。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友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不作高官作逸民,云霄一羽绝纤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他不愿意追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做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士。这里的“云霄一羽绝纤尘”用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如同云中的羽毛一样纯洁无暇,不受世俗的干扰。
    “马君老去远悬帐,曾子归来未毁薪。”这两句则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友谊之情。马君(马姓的隐士)年岁已高,已经远离官场生活,过着闲适的生活;而曾子则归来了,他们之间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这里的“未毁薪”暗示着他们的友情如同柴火一样坚固,不会被时间的流逝所磨灭。
    “漆室多忧空洒泪,砚田无恙且容身。”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之情。他担心家乡的漆器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受损,因此常常为此感到忧虑而流泪。而在学术或文学上有所成就的他,则无需为生计所困扰,可以安心地生活。
    “乡村黄叶江南好,莫厌轮蹄往返频。”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到来的喜悦之情。他期待着与好友一同欣赏家乡的美景,一起享受这份悠闲的时光。同时,他也不希望被频繁的旅行所打扰,希望好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