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谁为新旧盟,光阴忽忽卌年更。
苦甘宜识悲中乐,忧患当知死里生。
苍鬓频摩无好意,白云间观有馀情。
迁乔入谷寻常事,难得嘤鸣和唱声。

【注释】

梁溪:今江苏无锡县南,古称梁溪。陈君石臣:指宋代诗人陈师道(字无己)。顾景村:即顾师道。感怀唱和诗:指陈、顾两人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以“奉使”为名同游杭州西湖,后各写诗酬答的唱和之作。枝痒:比喻诗兴勃发。因依原韵奉答一首:指陈师道对顾师道唱和诗的回答。四海谁为新旧盟:指天下谁是新与旧之主。新旧之主,指皇帝和宰相。光阴忽忽:意指岁月飞逝,转瞬之间已过四十余年。卌年更:四年。苦甘宜识悲中乐:意为人生在世,要懂得在痛苦中寻找欢乐,苦中有乐。忧患当知死里生:意为在忧愁困苦之中应当认识到生死有命。苍鬓频摩无好意:指头发已苍老。无好意,指没有好心情,没有愉快的心情,也指不如意。白云间观有馀情:指在白云缭绕的地方观赏,心中充满了感情。迁乔入谷寻常事:指移居他乡或者进入山林,是平常之事。嘤鸣和唱声:指鸟鸣之声,这里借指诗歌创作的声音。

【赏析】

《感怀》诗共四首,是作者晚年闲居湖州时所写。其中第四首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元祐八年(1093年),当时作者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此诗前两句点明题旨,慨叹时光荏苒,自己已步入晚年。中间四句,抒发人生哲学,强调要在苦乐中求得真乐。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平实,含义深刻,是苏轼晚年思想感情的真实反映,也是作者晚年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