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如雪满琼楼,楼上齐悬翡翠钩。
云气空蒙连渤海,花光离合是罗浮。
洛神自许遮须国,织女曾逢博望侯。
身惹玉炉香不散,醒时翻替梦时愁。

诗句解析:

  1. 香梦 - 题目中的“香”和“梦”,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梦境与现实、美好与现实的对比。
  2. 月华如雪满琼楼 - “月华如雪”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清澈与美丽,“满琼楼”则表明月光洒满了整个楼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3. 楼上齐悬翡翠钩 - 这里的“翡翠钩”可能指的是装饰精美的窗户或窗帘,它们在月光下闪烁着翠绿色的光泽,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4. 云气空蒙连渤海 - “云气空蒙”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连渤海”则意味着这种景象仿佛与大海相接,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
  5. 花光离合是罗浮 - “花光”可能指的是花朵的光彩,“离合”则表达了花朵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美丽变化,“罗浮”可能是诗人所指的一个地名或特定的花卉。
  6. 洛神自许遮须国 - “洛神”可能指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洛神,这里用来代指美丽的女子,“遮须国”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国度,这里用来象征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
  7. 织女曾逢博望侯 - “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织布的仙女,“博望侯”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张骞,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
  8. 身惹玉炉香不散 - “玉炉”可能指的是燃烧香料的炉子,“不散”表达了香气持久不散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
  9. 醒时翻替梦时愁 - “醒时”与“梦时”形成了对比,反映了诗人在清醒时和梦中的不同感受,“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感慨。

译文:
月色如雪覆盖着琼楼,楼上装饰着翡翠般的窗钩。
云层弥漫笼罩着渤海,花光变换展现不同的风采。
美丽的洛神自比遮须国的佳人,织女曾遇见博望侯的英豪。
我身染上玉炉的香氛久久不散,醒来之时反而更加思念那梦境中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香梦”为题,通过描写月色、云景、花光等自然景观,以及人物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好与梦想。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人生的无常和现实的无奈,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